從黨內、藍白到在野合 2022北桃竹的「三城演義」

九合一選戰落幕,國民黨拿回台北市、桃園市地方執政,民眾黨守住新竹市最後灘頭堡,在「下架民進黨」的最大目標下,儘管國民黨在桃園起步「寸步難行」,台北只守不攻,民眾黨高虹安陷助理費爭議重傷,但最後都撥雲見日,從黨內整合到促成「藍白合」甚至在野團結, 「三城演義」對2024年總統大選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2022九合一選舉/縣市長、縣市議員、里長等 完整選舉開票結果看這裡
「藍白合」在今年上半年確有民眾黨、國民黨人士居間希望促成,對象不是台北市、新竹市,而是新竹市和桃園市,新竹市共同支持民眾黨候選人,桃園市共同支持國民黨候選人,但最後並沒有具體結論,而成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藍白合」選戰最後在新竹市產生關鍵影響,除了下架民進黨共同目標外,國民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耕仁打民眾黨候選人高虹安助理費案打過頭,引發國民黨基層大反彈,更是最大催化劑。藍營人士表示,國民黨地方大老認定林耕仁資料是民進黨提供,打高虹安不但救不了林自己和國民黨,反而有利民進黨並引發基層炸鍋,牽動議員選情,因此不但硬壓林收兵,且放手基層樁腳倒向支持高虹安,是高穩住選情勝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知情人士指出,新竹最後的「藍白合」是自發行為,但確實有人居間溝通,且新竹的效應直接擴散到桃園,再外洩到台北。選舉未開票前,台北、桃園和新竹都在苦戰,因此任何能爭取的選票都不會放棄。
國民黨最後以大差距贏得桃園市長選戰,知情人士還原5月18日中常會徵召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的過程。國民黨深知若得不到桃園議長邱奕勝的支持,不可能拿回桃園市,邱決定不參選後,當時是壓住民調高的立委魯明哲、萬美玲,力挺在地的立委呂玉玲參選。
因呂起步民調低,邱奕勝親自操盤,並且和黨主席朱立倫達成共識,讓呂衝刺一段時間,如果真不行再考慮其他在地立委,但此一布局被台北市前議員羅智強打亂,即使朱親自打電話勸助羅也不讓。
5月18日前一天,國民黨得知羅18日要公布T台羅智強和呂玉玲的民調,逼得朱必須打出張善政第三張牌,並且倉促在18日就要送中常會完成徵召。朱下定決心後,17日晚間告知前總統馬英九、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及前主席吳伯雄,但就是沒有溝通邱,而且是連告知都沒有。
18日上午,羅智強間接得知,羅再告知邱,邱成了更間接被通知的人。朱立倫核心幕僚得知後大驚,要朱立倫千萬不能硬上,在送常會前不但要親自見邱,且不能只能告知,而是要徵詢共商。幕僚連絡邱,邱因對羅的說法不在意,在外跑行程,等到了中央黨部,已是下午1點半,距常會開會只有半個小時,且常會前還要先開提名委員會。
包括朱、邱在內的「五人協商會議」,邱被正式徵詢後丟下一句他沒意見,要朱去找呂玉玲,然後轉身就走,黨中央再找呂玉玲,呂說下午3點以後再說。一連串的陰錯陽差讓桃園市長提名完全亂了套,邱、呂大反彈,基層炸鍋。知情人士形容,在此情形下,張善政參選桃園的起步,只能用「寸步難行」形容。
知情人士表示,從邱奕勝、呂玉玲、羅智強到張善政,事情沒有處理好的意外,國民黨當時怎麼有樂觀的可能,但張善政空降,又意外讓民進黨蔡英文也空降林智堅參選桃園,再發生論文門意外,林智堅退選換鄭運鵬上,國民黨桃園地方反制的氣氛至此才真正緩和並開始翻轉。
知情人士說,在完成形式上整合後,張善政走入基層,競選團隊親自感受到選民要下架民進黨的氛圍,進而促成藍白及在野反民進黨力量的集結。
林智堅論文門反撲效應張善政首當其衝,再來是高虹安,黨中央在桃園、新竹、台北的輔選核心放出「昨日桃園、今日新竹、明日台北」,陸戰前,空戰的藍白合已在桃園、新竹、台北連線。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在台北選情相關穩定,但只守不攻的佛系打法也讓藍營輔選核心看不下去,朱立倫除了親派核心幹部入駐協助議題操作,包括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前議長吳碧珠、前副市長歐晉德、高雄市前副市長李四川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等也成立「五人小組」,提供選戰策略建言。
藍白在台北、桃園、新竹的「三城演義」選戰結果甜美,但過程一點也不輕鬆。接下來的2024年總統大選,藍白一樣要從內部、彼此競合開始,能不能團結,要不要團結,共同的目標與利益是什麼,不只藍白,在野陣營都應從2022選戰中得到啟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