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暫緩新制 到底保障了誰?

健保自付差額醫材新制發布五天胎死腹中,醫界與健保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醫界批評新制將造成三輸,最後損害的是民眾的就醫權;健保署認為新制能夠保住民眾的荷包。從雙方的立場來看都沒有錯,只是雙方爭執不休之餘,暫緩施行新制,到底保障了醫界,還是民眾?
以藥養醫是醫界公開的祕密,醫材快速發展,自費醫材漸漸成了醫院彌補虧損的選擇,當醫材設下天花板後,醫療院所收入肯定受影響,養不起醫護、買不起設備,醫療品質下降,從連鎖效應來看,最後仍損害患者權益。
但健保對自費醫材無從管轄,健保部分負擔的醫材,價格落差極大,同款產品各家醫院收費不一,健保明明給付了部分費用,實際上收費卻幾近於全自費醫材報價,為避免民眾在選擇醫材上出現同款卻高價差的問題,經決議設下收費天花板,保障民眾在使用自付差額醫材時,避免多花錢。
只是替民眾省荷包之餘,醫界認為生存受到極大威脅,醫界長期血汗,受限於健保,換做是任何行業,主管機關要求少賺個兩千塊,你願不願意?也難怪這一次醫界氣得跳腳。
不過,民眾在面對自付差額醫材上,確實出現高負擔的情況,健保署若要保全民眾的權益,得把整條食物鏈上出現的路障一併剷除,才有辦法讓食物鏈末端的民眾受到保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