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世足賽/小組賽最終戰同時開球 與1982年「希洪之恥」有關

卡達世界盃小組賽最終結果將於本周出爐,到底哪些球隊能晉級淘汰賽成為全球焦點。有球迷注意到,世足賽各小組的最後兩場比賽都改成同時開戰,不像之前會錯開時間,好奇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動,一查才知原來與1982年一場被稱做「希洪之恥」的比賽有關。
關注世足賽的粉絲注意到,從最後一輪小組賽開始,都改為兩場同時開戰,不像以前時間都錯開,如今天(1日)凌晨3點的阿根廷vs.波蘭、墨西哥vs.沙烏地阿拉伯,晚上11點的比利時vs.克羅埃西亞、摩洛哥vs.加拿大,皆是如此,讓球迷只能兩場擇一觀賞,不解為何要如此安排。
有網友便熱心解答,「避免作弊吧,一直都是這樣的」、「避免抓放」、「怕放水啊」,有人也點出關鍵,要他「去查一下1982年『希洪之恥』就知道了」。
原來在1982年的世足賽時,西德、奧地利、智利和阿爾及利亞分在同一組,到最後一輪比賽時,先開戰的阿爾及利亞以3比2擊敗智利,取得2勝1負、得4分、0得失球差的成績,只要下一場西德vs.奧地利的比賽中西德輸球,或西德贏球幅度超過3球以上,那阿爾及利亞就得以晉級。
結果隔天開賽後,西德在第10分鐘就踢進1球,率先得分,但之後兩隊開始消極比賽,讓剩餘80分鐘比賽時間成了垃圾時間,最終以1:0結束比賽,以較佳的得失球差雙雙晉級,擠走阿爾及利亞。
這場「默契球」也引爆球迷怒火,最終迫使大會做出改變,為防止再次出現這種經過計算的棄保策略,從1984年法國歐錦賽開始,所有國際大賽小組賽最後一輪都必須同時開球,而德奧這場賽事也因為在西班牙希洪舉行,被稱為「希洪之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