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燒民怨高漲 蔡政府燃眉之急

蔡英文總統執政將滿六年,連續兩年五月台灣都處於疫情爆發期,但去年幸運挺過三級警戒危機,蔡總統展示耀眼防疫成績單;近來確診案例天天以數萬計,快篩試劑之亂及醫療量能都備受批評,疫情延燒及民怨沸騰,已成蔡政府燃眉之急。疫情下的五二○,蔡總統面臨外界全面檢驗。
關於疫情處理,黨政人士不諱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雖標榜「超前部署」,但台灣一直比世界「慢一步」:當全球受疫情肆虐時,台灣沉浸在「零確診」的喜悅;如今各國紛紛開放邊境,將恢復正常生活,台灣才進入Omicron傳染高峰。許多民眾不能接受的是,為何台灣多了一年「超前部署」,遇到問題卻仍缺東缺西?尤其,這一波民怨不少來自年輕家長,更不乏民進黨支持者,「蔡政府必須審慎以對」。
年底就有九合一選舉,黨政人士直言,蔡政府面臨兩年來最大的危機,雖然這波疫情北部案例數最多,但已逐漸向全國擴散,南部包括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都是綠營鐵票區,「快篩之亂」期間,指揮中心說要大家去藥局跟超商買快篩劑,「但鄉下藥局不多,便利商店也不普遍,要去哪裡買快篩劑?中央不能只從台北看天下」。
黨政人士認為,若疫情無法守住,只要民怨再升高,難保不會再現二○一八年的「韓流」海嘯,當時國民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聲勢外溢,席捲全台,民進黨「陸軍」及網軍倒一片;今年底選舉是蔡總統任內最後一戰,若又因敗選辭去民進黨主席,黨內也憂心蔡最後任期會嚴重「跛腳」,將衝擊施政。
民進黨人士指出,雖然蔡總統第二任期府院人事變動不大,但「蔡蘇體制」之下,行政院長蘇貞昌資源一把抓,黨內各派系已顯露浮躁情緒。蘇貞昌用人偏好「內升」,多次「技巧性拔擢」事務官,檯面理由是用人唯才、肯定基層、避免空降,但也被質疑培植「蘇家軍」人馬;中央用人「唯蘇獨尊」,更引來其他派系覬覦與眼紅。
黨內人士認為,事務官雖在專業領域較熟悉,卻可能缺乏廣度及對社會溝通的能力,「服從性高,開創性卻低,導致政務官角色也被弱化」,不利民主制度的責任政治。
除了黨內派系糾葛,蔡總統也被質疑無力解決院際衝突。日前監察院以偵辦「曲棍球協會案」嚴重違反程序正義,二度彈劾檢察官陳隆翔,基層檢察官強力反彈;但監委挨轟濫權,蔡總統提名任命的監察院長陳菊卻只表示「尊重監委決議」,成立已久的「國家人權委員會」也被批評功能不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