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尋求盟國幫忙 聲援台灣參加世衛大會

台灣能否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18日到19日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讓美中在世衛裡的角力升溫。川普政府傾向與歐洲等各盟邦外交聯手,讓台灣得以參與。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外交官員已要求歐洲盟國等民主國家,合力促請WHO公開敦促中國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會議。
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是WHO每年都會召開的決策會議,以往是面對面的形式,但5月18日到19日登場的這次會議,將透過網路串流視訊舉行。
華爾街日報說,美國這次外交行動的成功機率不大,只是在美中更廣泛的政治角力中,測試美國在疫情期間對聯合國機關的影響力有多大。
包括法國等數個西方國家力挺美國的想法,但他們的支持還不足以克服中國的阻撓。中國自2017年起便阻止台灣派員參加世衛大會。
台灣1月通報出現首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後,迄今只有6人死亡,成為防疫典範,川普政府認為就這點來看,應可讓台灣與會。川普政府認為,考量到冠狀病毒疫情的特殊情況,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可以公開敦促中國軟化立場。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今天說:「我想呼籲所有國家,包括歐洲各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與其他相關的聯合國會議。我也呼籲WHO秘書長譚德塞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因為他有權力這麼做,過去的秘書長已有前例。」
世衛不願表明台灣參與世衛大會是否將帶來益處。世衛與台灣的疾病管制署經常分享COVID-19資訊,WHO表示,WHO成立的文件沒有提到領導階層有權在未獲會員國共識下,觸及這類敏感的地緣政治議題。
世衛法律顧問華爾頓(Derek Walton)表示,任何跳脫兩岸框架的觀察員參與,對194個世衛會員國來說都是個問題。法國外交部官員表示,他們「樂見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的安排」;一名美方官員也說,其他歐洲國家也可能支持這個立場,因這較不會激怒中國。
在兩岸關係相對較熱絡的2009到2016年,台灣曾以無表決權的觀察員身分參加世衛大會,但2017年之後就再未受邀。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