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提高公信力 桃園版16處景點人流警示燈號校準上線

中央利用1968APP可供民眾查詢200多個熱點人潮警示狀況,近日因數據失真,引起地方質疑,桃園市觀旅局長楊勝評說,桃園也有自推16處景點人潮警示燈號,「校準很重要」,每處景點燈號資訊來自中華電信大數據,並經過現場核對人潮狀況,才能大幅提高公信力,他認為實地校準相當重要,並要進行有效精準管理,否則只能參考用。
桃園市觀旅局早在4月份就在規畫於桃園觀光導覽網首頁或下載桃園智慧遊APP,25日開始點擊網頁人潮警示燈號圖片即可查看景點燈號,除了有紅黃綠燈號外,還有實際人潮比率,再來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50%以上進行警示,現場人員也會核對人潮數並校對調整,另黃燈啟動車輛一進一處、紅燈禁入,進行更有效管理。
楊勝評說,1968APP數據同樣來自中華電信大數據,但據悉是採用前3個月的人流數量,但當時正逢過年,對台北來說人流數據易失準,再來若未扣除在地居民,也容易出現晚上反而人比較多的情形,因此桃園版的警示燈號扣除居民且有校準,更為精準。
楊說,1968APP雖同樣為紅黃綠3種燈號,雖然警示熱點變多,但一樣沒有實際人流比例,桃園版的燈號加上實際人流比例,像是知名的大溪老街今天中午前就顯示為安全綠色,一旁也顯示人流為20到30%,就能給民眾最具體的數據,不僅只燈號參考。
楊勝評也提到,中央若要推動人流警示燈號給出遊參考是美意,但重點是要有精準、校正,否則容易被民眾挑戰,也會降低公信力,桃園版的人流警示燈號以半小時變動一次,也會現場核對人潮狀況與各時段中華電信大數據統計數值進行核對調校,讓數值顯示比例與現地人流吻合,只要超過警示值就會啟動車流管制,讓燈號發揮作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