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思維太天真 工鬥調查:9成6勞工認為紓困保障不足

三級防疫警戒實施滿月,為掌握疫情對基層勞工的衝擊程度,工鬥團體自10至15日透過網路問卷及電話訪問取得155份有效樣本,調查顯示,7成4勞工因雇主未申請紓困而領不到補助,近9成3雇主違法片面減班減薪,高達9成6的勞工認為紓困4.0保障不足。工鬥指出,政府紓困思維太天真,忽略現行方案中,如投保在事業單位的受雇勞工可能淪為紓困孤兒,呼籲政府應公開企業紓困資料,以利社會監督,並開放讓受雇勞工有申請紓困發動權,實質認定發給勞工。
工鬥指出,此次調查涵蓋正職全時、部分工時、臨時性、人力派遣勞工,跨級17種以上產業類業,據調查結果,79.4%受災勞工為餐飲、旅遊、客貨運、休閒娛樂等內需型服務業。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邱宇弘說,據調查,各行各業在疫情之下遇到的第一名困境是因停業、減班導致收入銳減,佔75.9%,其中餐飲業、休閒娛樂業及按件計酬的勞工受害最嚴重;第二名是為了照顧家中小孩、長輩申請無薪防疫照顧假的勞工,占14.9%;第三名是疫情期間勞動強度劇烈提升,過勞、染疫風險增加,占9.2%,以物流貨運勞工為主。
他認為,從上述的三種困境,政府應看到勞工在疫情下的處境多元,有些人是沒班可上,有些人有班可上,但過勞累倒,還有人是家庭、事業蠟燭兩頭燒,夾縫求生存。而經調查,全職勞工平均月損失達2萬9766元、部分工時勞工達2萬3695元,相較經濟部補貼停業勞工4萬(等於1個月1萬3333元)、勞動部規畫給部分工時勞工1萬元生活補貼,紓困金額遠少於勞工收入減損,更遑論有些勞工甚至領不到補助。
新高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舉例,有兒童課後照顧中心宣稱停課不停業,卻逼員工請特休或防疫照顧假,規避通報減班休息,或有咖啡店服務人員請防疫照顧假後,被迫轉時薪制,之後更被資遣,雖申請勞資爭議調解,但主管機關因疫情延後辦理,導致該勞工無法拿資遣費、申請失業給付等救濟,其他紓困也拿不到。
他更進一步指出,還有旅館業者找理由封閉一半房間,製造營收短少的假象,並要求員工分流上班,實際上是減班減薪,以「暗黑無薪假」申請紓困,補貼卻沒有發給員工。
邱宇弘說,現行紓困方案,都是以「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作為政策想像,但根據本次調查,僅25.6%的雇主申請紓困,高達74.4%的雇主至今仍未申請或無意申請,還有高達92.9%雇主逕自片面實施減班減薪,無論是雇主擺爛或吞錢,都驗證政府紓困政策太天真,不知民間疾苦,調查也顯示,96%勞工認為紓困4.0方案保障不足,且衝擊將延續至28日後,呼籲政府紓困應做長遠規劃,不要只是炒短線。
邱宇弘說,2600億元的紓困特別預算案預計在18日前完成三讀,但現行紓困方案仍漏洞百出,對此,工鬥團體訴求,企業紓困資料要公開,以利勞工查核及社會監督;受雇勞工要有申請紓困發動權,政府認定直接發給勞工;防疫照顧假要給薪;鬆綁工時要把關,建立勞工參與及政府審查機制,並加強專案勞檢稽查違法無薪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