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他認為三倍券沒效問「是誰在捧啊?」 網抱怨:都要精打細算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政府為了振興經濟推出「振興三倍券」,希望能夠透過民眾消費,協助相關產業復甦,不過自推出以來總是話題不斷,更時常被拿來與馬英九時期的「消費券」做比較。對此,就有一名網友在PTT中PO文提到,他認為三倍券看似可以提升乘數效果,但實際上卻讓所有人都變得精打細算,消費等同於是集中在少數廠商,因此他就忍不住詢問廣大網友「三倍券到底都是誰在捧啊?」
原PO在文中表示,在馬英九執政時期所推行的「消費券」,一般民眾在用的時候通常不會想太多,常常不知不覺的就花完了。但對於近期的三倍券他卻發現,一個要花1000元買3000的三倍券,自以為可以提升乘數效果,實際上是讓民眾在消費的時候變得精打細算,因為大家都在找優惠、等優惠,甚至把消費都集中到某些廠商上,這些現象都讓原PO感到三倍券根本沒有達到振興效果,甚至說道「只有連鎖店會感謝政府大灑幣」,他並抱怨最近去超商買東西都要排隊排很久,里長有領薪水卻不找里長發,而是增加其他通路的外部成本。
PO文一出後,隨即引來網友熱議,紛紛留言,「三倍券是真的很麻煩,因為不能找零,消費前都要精打細算」、「有些路邊攤不收真的很煩,之前消費券都還可以找零」、「現在去超商領,機器還會當機」、「還要先給政府1000元」、「為何不能直接發現金,國外政府都直接匯入戶頭」、「其實三倍券的立意是不錯,但是真正用起來真的很擾民」。
不過還是有網友持不同看法,「三倍券和消費券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同」、「如果真的不喜歡,可以不要領沒關係,反正也沒有強制」、「如果真的覺得麻煩,直接給父母當孝親費就可以了」、「三倍券跟振興券就只是簡單的比大小問題而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