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放寬停課標準師長意見兩極 最怕染疫「後遺症」

校園確診個案連環爆,中央今宣布全校停課標準放寬為3分之1以上班級確診,或是全校10班以上暫停實體課程10天,對此老師家長看法兩極,師長均擔心學生染疫後恐造成後遺症,尤其國小生未打疫苗又難獨自在家最具爭議,普遍希望國小和幼兒園、國高中應該要有兩套標準。
國中老師認為,以教學考量來說,放寬標準較能維護學生受教權,依照去年停課經驗,學生在家學習成效差異太大,雖然學校可出借設備,但不可能無止盡,難免有借用排擠的問題,再者,國中小學生自制力不像成年人,遠距教學很需要家長的配合,但家長也在上班就無法管小孩。
國小老師認為,疫情逐漸常態化,能夠配合這次放寬的標準,但也有國小教師擔心,按照這個標準基本上與病毒共存,「很難」再有學校停課,小學生都還沒打疫苗,這使得很多師長感到焦慮,尤其不知道染疫是否有後遺症,恐怕導致有的人乾脆請防疫假。
多數家長認為,「放寬停課標準,真的是家長們的福音。」原先只要全校2確診就停課10天,造成家長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國小生,家長都是雙薪不可能把孩子放在家裡,也不可能向公司請10天防疫假。
另一方面也有家長認為,今改為以班級來算,但確診者學生可能會參加補習班、才藝社團等,仍有可能造成感染,一旦染疫就算痊癒也擔心有後遺症;另外12歲以下的學童沒打疫苗,又難獨自在家,因此希望國小和幼兒園、國高中應該要有兩套標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