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該不該打第三劑疫苗?大學網引發正反熱議
近期台灣疫情再起,Omicron襲台讓大家繃緊神經,是否要接種第三劑加強疫苗,引發大學生熱議。有大學生在TUN大學網「有問必答」討論區發文,表示現在病毒越來越頑強,但是疫苗政策不斷改變,一下規定隔五個月才能打第三劑,過幾天變成12週就能打,身邊的同學朋友打與不打各半,考慮到過年要打工會接觸人群,對於打不打疫苗實在很猶豫,想問問其他大學生的意見,也引發正反兩方意見論戰。
PO文一出,不少網友認為年輕人較有本錢抵抗病毒,且「可以長時間足不出戶的人,感染風險小,不急著要打疫苗,把疫苗留給高風險族群」,另一方面也可能夠觀察疫苗的副作用;還有網友說「過年不要打工了,躲在家比較實際,這樣就不用打疫苗了」、「最重要是沒事就宅在家,少出門了吧」。
根據台大公衛學院的「猶豫疫苗族」調查報告指出,列出五大族群,包含年長者會擔心副作用,或覺得自己待在家很安全。還有些慢性病患認為,疫苗適用指引不明確,怕疫苗會帶來身體衝擊。截至1月21日全台有43萬5,496人施打疫苗,第一劑人口涵蓋率也來到81.1%,第二劑覆蓋率是73.4%,劑接種率達到15.20%。但想達到全體免疫至少第二劑覆蓋率要達到90%才有可能的。
因此也有網友支持一定要打第三劑,表示「還是打一下比較安心」、「打啊!然後躲起來,我還要我的小命」、「打啦,哪次不打」,更有鄉民進一步分析雖然現在已經開始放寒假,但「要是開學以後沒有遠距教學,一堂課會接觸多少人」,也擔心病毒的超強傳播力,一但有了破口會一發不可收拾,不只自己受難也會影響別人。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不少大學生會選擇在節慶假期兼職,主要原因有包含補貼家用和賺零用錢、增加收入或變相加薪、能選擇日期和時間許可、累積不同工作經驗以及春節寒假時薪高。但外出打工勢必會接觸許多陌生人群,提醒有考慮在年節打工的學生們,還是要打疫苗提高防護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