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增23確診 「旅遊氣泡」或限制活動範圍

香港昨日新增2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創下8月26日以來的單日新增數量新高。因多達19宗均是輸入個案,而過去一周輸入個案達42宗,反映外地疫情仍十分嚴峻。另外,港府正與11國探討「旅遊氣泡」措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天表示,或會要求旅客提供資料,確保不會四處走。
輸入個案19宗 堵漏宜加強
有專家強調,防控輸入個案必須做到「密不透風」,而衛生署雖要求來自印度及尼泊爾等10個高風險地區人士,須提供登機前72小時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報告,但有高風險地區人士經其他地方作中途站轉機來港,須堵塞漏洞,有專家認為來自所有地區的人士也應提交檢測報告。
文匯報報導,衛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的確診個案中,只有4宗屬本地感染,仍維持較低水平,也沒有不明源頭個案。不過,昨日的輸入個案則大幅增至19宗,當中8人都是來自印度,7人則來自尼泊爾,另有3人來自菲律賓,餘下1人則由瑞典抵港。
由於新增的5宗確診個案是搭乘同一班國泰港龍由吉隆坡至香港,另有3名確診者則搭同一班印度航空由印度新德里至香港,故有關航班被禁止赴港兩周。
港大實驗室41員工須檢疫
大公報報導,此外,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實驗室日前有女研究員確診,衛生防護中心接獲港大通知,在研究員工作地點採集的37個環境樣本中,14個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已安排41名在實驗室工作的密切接觸者檢疫。
另據香港01報導,港府正與11個國家探討落實「旅遊氣泡」措施。邱騰華昨天在電視節目「講清講楚」指出,第一步可以先恢復風險可控的地方,或提供有限制的數額。邱又指,不同國家可能會有額外要求,例如一些地方較大的國家,或會要求旅客只能逗留在某城市,「甚至提供一些資料,確保他(旅客)不會四處走。」;航班方面,或要商討只能直接由目的地往返香港,以確保航班沒有其他來自兩個城市以外的地方。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