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陳建仁二度分享抗疫經驗
副總統陳建仁7日受邀參與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遠距座談會,分享台灣抗疫經驗,他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讓台灣能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且在去政治前提下,讓台灣可以參與WHO所有的會議、機制與活動,以捍衛WHO的專業和中立理念。
美國國務卿科技顧問蔣濛(Mung Chiang)在會中表示,不能將台灣模式視為理所當然,台灣也並非孤島,他呼應國務卿龐培歐所說,台灣是亞太地區的典範,也是世界良善力量,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陳建仁第二度接受美國智庫邀請分享台灣經驗,他說,台灣模式的關鍵要素是透明開放,對政府越高程度的信賴,將讓民眾更加願意合作抗疫,而這只在民主國家中發生。
陳建仁指出,中國大陸在疫情一開始就嚴格控制訊息外流,限制重要的科學證據與延遲通報,試圖掩蓋疫情。
蔣濛以武漢醫師李文亮和台灣數位政委唐鳳為例,指李文亮示警立刻遭到騷擾被迫沉默,唐鳳帶領團隊打造手機App便於傳播訊息;他說,極權主義是疫情大流行的溫床,而自由則是處理公衛危機的基石。
2003年SARS爆發期間,陳建仁擔任衛生署長,負責應對疫情,他提到,當時WHO拒派專家到台灣調查,是美國伸出援手,派公衛專家到台灣協助調查。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台美3月中旬簽署聯合聲明共同打擊疫情,台灣還捐贈口罩等必要醫療物資給美國。
陳建仁表示,台灣被排除在WHO之外,不僅無視台灣2300萬民眾的權利和利益,也增加世界公衛體系的防疫風險;蔣濛引述龐培歐6日所說,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既有益處且迫切。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