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男打AZ頭暈噁心併發血栓 獲救濟金15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3月9日召開第198次會議,此次共審議125案,其中9案核予救濟,分別為AZ疫苗4案,BNT疫苗3案,莫德納、高端各1案,救濟金額在6000元至150萬元之間。其中救濟金額最高150萬元者,為台中市40多歲許姓男子,接種疫苗後10天因嚴重頭痛、噁心等就醫,檢查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研判與接種AZ疫苗相關,依規定核予救濟。
雲林縣50多歲郭姓男子(編號:4806)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9天因雙下肢麻痛等情形就醫,影像學檢查顯示多處脊髓病變。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BNT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規定,核予救濟金40萬元。
高雄市40多歲蔡姓女子(編號:4581),個案接種疫苗後20日因雙腳刺痛麻木等情形就醫,神經傳導檢查結果顯示為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其症狀發生時序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規定,核予救濟金10萬元。
彰化縣張姓民眾(編號:5041),個案接種疫苗後11日因步態不穩、雙下肢麻木等情形就醫,經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 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規定,核予救濟金10萬元。
另較年輕2例個案,台中市20多歲游姓女子(編號:5108),個案接種疫苗後3日因胸痛、呼吸急促等情形就醫,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無異常,經診斷為心肌炎,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莫德納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規定,核予救濟金1萬元。
台中市20多歲彭姓女子(編號:4535),個案接種疫苗後2日出現皮膚發紅發癢,接種後9日就醫,經診斷為蕁麻疹。蕁麻疹發作之原因包含藥物、食物、環境及心理情緒等,惟其症狀時序上仍無法確定與接種BNT之關聯性,依據規定核予救濟金5000元。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