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再增4例本土個案 分布雙北、高雄

猴痘再增5例個案,包括4例本土及1例境外個案。境外移入個案為日本入境個案,本土個案分別為台北2例、新北1例、高雄1例。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21例病例,均為男性,以性接觸感染為主。
郭宏偉表示,本次增加的猴痘個案均為本國籍男性,其中4例位於北部、1例位於南部,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3月4日至3月15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淋巴結腫大、紅疹、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3月21日至3月25日確診陽性。
5例個案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中高風險接觸者共19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另54名低風險接觸者已給予一般性衛教注意自身症狀。
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國內目前累計21例猴痘病例,包括14例本土個案、7例境外移入個案。本土病例分別分布於台北市4例、新北市3例、高雄市2例,宜蘭縣、苗栗縣、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各1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分別為美國3例、日本2例、德國、奧地利各1例。
疾管署呼籲,Mpox傳播對象具侷限性,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為主,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