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疫情穩定 4月10日「兩類人」免篩檢 最快4月中大眾運輸可望脫口罩

新冠肺炎新增7825例本土病例,較上周六下降7.3%,疫情持續下探;另新增201例境外移入、35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世衛組織(WHO)表示今年可望結束大流行,國內也預計4月底降級或改類;而在降級、改類之前,觀察下周確診鬆綁新制上路和清明連假後疫情狀況,如穩定,預計於4月10日先解除住院和陪病者例行篩檢,改為有症狀才篩檢。
羅一鈞表示,國內Rt值(有效再生數)現在小於1,約為0.9左右,也就是一個人可傳播僅0.9人,因此預估感染人數到清明連假之前仍然會呈下降趨勢。
3月20日開始實施輕症者免通報、免隔離,但羅一鈞表示,新舊制的緩衝期至26日,仍容許3月19日前確診陽性輕症者,仍可依舊病例通報進來,但數字應該會一天比一天少。根據過往經驗,3月19日陽性者會在3月21日通報,因此公布數從3月23日開始應該會看到明顯減少到現在公布數的5%至10%,反映實際的中重症病例數。
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昨天聲稱,因應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有望於今年宣布結束。
羅一鈞表示,WHO於1月底的決議仍維持PHEIC,但每三個月會舉行一次緊急委員會,下次將於4月舉行,屆時如果委員會同意取消,WHO就會宣布。不過很多國家,包括日本、美國也都在5月陸續實施降級、改類或是解除新冠肺炎的緊急狀態,國際上鬆綁一致且加速,因此台灣也預估4月底將實施指揮中心降級或傳染病改類。
不過羅一鈞表示,下周新制上路後到改類、降級前還有一個月,這期間會繼續檢討其他鬆綁措施是否調整,例如醫療院所專責病床開設率現已調降至4%,會再繼續檢討。另外,住院、陪病者現在仍要例行篩檢,若疫情穩定預計4月10日解除,改為有症狀再篩檢。
另外,4月底降級的話,清明連假後觀察到這中間就只剩4月中,會提前鬆綁交通運具的口罩佩戴措施,但就算改類、降級指揮中心仍存在,醫療院所和照護機構的口罩,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暫不鬆綁。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