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原因 室內口罩令鬆綁

新冠本土疫情降溫,但隨著解禁,各類傳染病人數增加,室內口罩禁令廿日起鬆綁,仍憂心後續疫情再起。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因群體免疫超過七成六、變異株威脅低、民眾自主意識高,及國際接軌等四大因素,才決議鬆綁室內口罩令,但解禁後,脆弱族群仍需被保護。專家籲,台灣處免疫負債階段,各類傳染病恐隨時興起。
室內口罩令鬆綁「最多引起小波流行」,張上淳說,疫苗接種率加上自然感染率,推估全國群體免疫力已經超過七成六,現在已知的變異株,對於社區的威脅不大,即使鬆綁最多引起小波流行,造成中重症的個案數量有限,台灣的醫療量能足以負擔。
觀察室外口罩令解除,國人外出都還會戴口罩,觀察南韓室內口罩規定放寬後,民眾也是自主戴口罩,因此口罩佩戴與否,可回歸民眾自主決定;同時,新加坡、紐西蘭、韓國都相繼放寬口罩禁令,為接軌國際防疫政策,遂決定此時宣布解禁。
強制性的口罩令雖解除,但社區內仍有許多流行疾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台灣仍處於「免疫負債」情況,新冠依舊持續流行外,流感、腸病毒等傳染性疾病也都還在流竄,流感至少需等到三月後才會趨緩,建議即使口罩解禁,仍需隨身攜帶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脆弱族群。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說,近期死亡個案中三分之二都是完全沒有施打過疫苗者,即使很小心的長者在此波也可能被感染,風險相較青壯族群來得高。口罩令放寬,絕對不是代表民眾一定要放棄口罩防疫,只要自己覺得不安心,不放心還是應該戴上。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