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愧「世界的大谷」!經典賽奪冠感言提「台灣」 要讓更多國家愛上棒球

國民法官上路仍無法提升司法信賴感?他點出關鍵問題

南台灣乾到不行!曾文水庫面臨水位10%保衛戰

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終解禁 張上淳說明放寬4原因

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解禁主要考量四個面向,包括群體免疫力、變異株威脅不大、民眾自主意識高以及與國際防疫方向接軌。圖/指揮中心提供
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解禁主要考量四個面向,包括群體免疫力、變異株威脅不大、民眾自主意識高以及與國際防疫方向接軌。圖/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解禁主要考量四個面向,包括群體免疫力、變異株威脅不大、民眾自主意識高以及與國際防疫方向接軌

張上淳表示,目前國內自然感染率至少40%,且推估已超過60%;若加上三劑疫苗接種,群體免疫保護力已達76%,已足以支持部分鬆綁,同時保留特定場所或情境仍戴口罩的規定,以保護脆弱族群。

變異株部分,張上淳表示,由於目前已知變異株最可能僅引起小幅度流行,對中重症個案數影響有限,醫療量能足以承擔。預估口罩放寬後,變異株對疫情的威脅不大。

張上淳表示,而根據國內調查和亞洲鄰近國家,如南韓的經驗,室內口罩規定放寬後,多數民眾仍會自主戴口罩,因此口罩配戴與否,可回歸民眾自主決定。

他說,加上許多國家、地區都已改為指定場所佩戴口罩,包括新加坡去年8月29日已放寬,甚至現將討論全面解禁、紐西蘭去年9月12日放寬,韓國也於今年1月30日放寬。為了和國際防疫政策調整一致,因此決定此時宣布解禁。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解禁主要考量四個面向,包括群體免疫力、變異株威脅不大、民眾自主意識高以及與國際防疫方向接軌。圖/指揮中心提供
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解禁主要考量四個面向,包括群體免疫力、變異株威脅不大、民眾自主意識高以及與國際防疫方向接軌。圖/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2020年12月1日起強制民眾特定場所佩戴口罩,相隔801天,室內口罩禁令終於要鬆綁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新冠肺炎 COVID-19 張上淳 口罩

延伸閱讀

口罩鬆綁措施預計2月20日上路 政院:會朝三面向調整

口罩令2月20日將解除 政院曝朝三面向調整

北市中小學開學「量體溫再入校」 口罩政策配合中央

等到了! 指揮中心證實明宣布口罩鬆綁措施

相關新聞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單株抗體用不完 專家籲放寬適應症 羅一鈞:會提會議討論

國內購置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尚餘7333劑,約可供3600多人使用;但有專家呼籲應加開適應症,以免放到過期...

本土+5411!降15.9% 羅一鈞:降幅大、研判民眾想等新制

國內今天新增5411例本土病例,較上周一下降15.9%;另新增133例境外移入、28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和...

明起輕症防疫險可賠?我可領公費清冠一號嗎?5QA一次看

新冠疫情三年多來,如今已趨於穩定,輕症免隔離「0+n」明上路,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僅新冠肺炎...

本土+8209!明起輕症免隔離 羅一鈞:症狀緩解再出門

新冠肺炎國內新增8209例本土病例,較上周日漸少7.4%;另新增210例境外移入、43例死亡。明天起輕症不通報、不隔離,...

Rt小於1疫情持續下探 若穩定4月10日「這兩類人」免篩檢

新冠肺炎新增7825例本土病例,較上周六下降7.3%,疫情持續下探;另新增201例境外移入、35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