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小時內恐積淹水!午後雨彈炸桃園 中壢、八德2級淹水警戒

台大學生劉家儀香港哀悼六四傳遭捕 港警僅公告「拘捕4人」

出門小心!雙北慎防大雷雨 1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

連四降 本土+2萬2980例 下降28.2%

今新增2萬2980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二減少近萬例,下降28.2%。圖/指揮中心提供
今新增2萬2980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二減少近萬例,下降28.2%。圖/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新冠肺炎病例數再度從一萬多例升回到二字頭,但連四天下降。今新增2萬2980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二減少近萬例,下降28.2%。另新增境外移入414例、死亡個案有45例。

今起已不再針對中國入境旅客全面執行唾液PCR篩檢,但指揮中心仍公布2月5日自中國入境來台旅客採檢情形,桃園、松山機場合計815人入境,其中12人陽性,陽性率為1.5%。從金馬春節交通專案入境旅客驗出陽性者持續維持個位數,金門水頭碼頭82人採檢,1人陽性,陽性率為1.2%。

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696例男性、1萬2270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289例),高雄市(2,906例),台中市(2,900例),桃園市(2,263例),台北市(2,029例),台南市(1,993例),彰化縣(1,112例),屏東縣(682例),新竹縣(653例),苗栗縣(629例),宜蘭縣(580例),雲林縣(538例),新竹市(498例),嘉義縣(368例),南投縣(366例),基隆市(349例),花蓮縣(300例),嘉義市(207例),台東縣(165例),金門縣(78例),澎湖縣(68例),連江縣(7例)。

今日新增4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其中39例具慢性病史、30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確診日介於去年11月8日至今年2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去年11月17日至今年2月4日。

今日新增41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92例男性、2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月7日至2月5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70萬8863例確診,分別為5萬643例境外移入、965萬816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萬6795例死亡病例,其中1萬677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271例、台北市1,843例、台中市1,798例、高雄市1,680例、台南市1,243例、桃園市1,237例、彰化縣1,075例、屏東縣665例、雲林縣540例、南投縣535例、苗栗縣465例、嘉義縣443例、宜蘭縣347例、基隆市333例、新竹縣279例、嘉義市277例、花蓮縣274例、台東縣202例、新竹市184例、澎湖縣44例、金門縣39例;另21例為境外移入。

新冠肺炎 COVID-19

延伸閱讀

確診人數上升 陳揆:積極研擬加強脆弱族群疫苗施打率

自陸入境唾篩PCR監測今截止 王必勝:未監測到新變異株

BA.2.75成本土主流株 境外首例XBB.1.5驗出

年後首度跌破2萬例 本土+1萬6391例

相關新聞

40多歲男打AZ頭暈噁心併發血栓 獲救濟金15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3月9日召開第198次會議,此次共審議125案,其中9案核予救濟,分別為AZ疫...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單株抗體用不完 專家籲放寬適應症 羅一鈞:會提會議討論

國內購置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尚餘7333劑,約可供3600多人使用;但有專家呼籲應加開適應症,以免放到過期...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