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谷翔平再見三振楚奧特!日本擊退美國奪經典賽第3冠

大谷滿球數三振楚奧特成功關門!日本擊敗美國奪經典賽第3冠

病例數再破三萬 本土+3萬1801例 上升92.9%

春節連假過後,病例數持續呈現上升的情形,國內今天新增本土病例3萬1801例。圖/指揮中心提供
春節連假過後,病例數持續呈現上升的情形,國內今天新增本土病例3萬1801例。圖/指揮中心提供

春節連假過後,病例數持續呈現上升的情形。國內今天新增本土病例3萬1801例,雖未如同前兩天翻倍,但與上周三相比,仍增加92.9%。另新增300例境外移入及48例死亡。

針對自中國入境旅客全面執行唾液PCR篩檢延長至2月6日。指揮中心公布1月30日自中國入境來台旅客採檢情形,桃園、松山機場合計999人入境,其中14人陽性,陽性率為1.4%。而從金馬春節交通專案入境旅客陽性率再度掛零,金門水頭碼頭74人採檢,0人陽性。

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4135例男性、1萬7347例女性、1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097例),台中市(3,950例),桃園市(3,864例),高雄市(3,560例),台北市(2,843例),台南市(2,495例),彰化縣(1,380例),新竹縣(1,048例),苗栗縣(824例),新竹市(820例),屏東縣(816例),雲林縣(663例),基隆市(627例),宜蘭縣(566例),南投縣(447例),嘉義縣(417例),花蓮縣(412例),嘉義市(263例),台東縣(232例),金門縣(97例),澎湖縣(75例),連江縣(5例)。

今日新增4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3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41例具慢性病史、30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1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今年1月9日至1月29日。

今日新增30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5例男性、13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入境日期介於去年12月10日至今年1月31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56萬9611例確診,分別為4萬8823例境外移入、952萬073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萬6356例死亡病例,其中16,33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165例、台北市1,774例、台中市1,745例、高雄市1,627例、台南市1,224例、桃園市1,212例、彰化縣1,062例、屏東縣645例、雲林縣532例、南投縣524例、苗栗縣458例、嘉義縣427例、宜蘭縣335例、基隆市326例、新竹縣274例、嘉義市273例、花蓮縣270例、台東縣199例、新竹市183例、澎湖縣42例、金門縣38例;另21例為境外移入。

新冠肺炎 COVID-19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陳建仁起手式 王必勝端小菜交差

大陸對南韓旅客入境要求更嚴格 韓總理:復發簽證仍須慎重考量

再翻倍! 本土+3萬2023例 大增118.2%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相關新聞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單株抗體用不完 專家籲放寬適應症 羅一鈞:會提會議討論

國內購置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尚餘7333劑,約可供3600多人使用;但有專家呼籲應加開適應症,以免放到過期...

本土+5411!降15.9% 羅一鈞:降幅大、研判民眾想等新制

國內今天新增5411例本土病例,較上周一下降15.9%;另新增133例境外移入、28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和...

明起輕症防疫險可賠?我可領公費清冠一號嗎?5QA一次看

新冠疫情三年多來,如今已趨於穩定,輕症免隔離「0+n」明上路,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僅新冠肺炎...

本土+8209!明起輕症免隔離 羅一鈞:症狀緩解再出門

新冠肺炎國內新增8209例本土病例,較上周日漸少7.4%;另新增210例境外移入、43例死亡。明天起輕症不通報、不隔離,...

Rt小於1疫情持續下探 若穩定4月10日「這兩類人」免篩檢

新冠肺炎新增7825例本土病例,較上周六下降7.3%,疫情持續下探;另新增201例境外移入、35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