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旅客採檢陽性率低 指揮中心一理由延長監測至2月6日

日前中國大陸疫情爆發,我去年底宣布針對中國直航入境班機進行唾液PCR採檢,而後隨「小三通」春節金馬專案啟動,同樣也要採唾液PCR,然而陽性率除了首日25%最高以外,近日連續低於10%,小三通更有3天出現陽性率0%,不過指揮中心今宣布,為持續監測中國疫情,針對中國入境旅客於機場、港口檢驗措施延長至2月6日。
指揮中心今公布1月25日自中國入境來台旅客採檢情形,桃園機場、松山機場共1349人入境,其中陽性24人,陽性率1.8%,目前陽性率最高仍維持在元旦1月1日的25%,而後雖有起伏但一路下降;1月25日金馬春節交通專案入境旅客採檢情形,金門水頭碼頭38人採檢,陽性0人,陽性率再度呈現0%,也是繼1月24日、25日後,第三天0陽性。
中國自1月8日開放國門,各國憂心疫情增變數,紛紛祭出對陸檢疫措施,我國自元旦至1月31日,針對4個中國直航點,包括北京、上海、廈門和成都,旅客須於機場進行唾液PCR採檢;而陸委會後續規劃重啟小三通「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於今年1月7日至112年2月6日止,旅客須於港口進行唾液PCR。
為持續監測中國變異株,指揮中心今宣布,中國直航入境我國航班及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等旅客配合於機場/港口進行唾液PCR檢驗之措施延長至2月6日(表定航班抵臺時間)。此外,自中國啟程經港澳轉機入境臺灣的旅客,須持有啟程地搭機前48小時內PCR檢驗報告或24小時內抗原快篩檢驗報告,亦延長至2月6日(表定航班抵臺時間)。
指揮中心表示,雖中國入境旅客唾液PCR採檢專案,陽性率由25%降至2至4%,但考量中國新冠疫情持續,老年族群感染數、重症數及死亡數續處高水平,另出境人流大幅增加,亦增加國際間傳播風險,仍須關注其對我國疫情影響,並持續偵測中國高風險變異株。此外,農曆春節期間我國社區人群南北交流及聚會增加,且年後旅遊返國人數增加,疫情傳播風險上升,仍須持續監測疫情發展。
指揮中心提醒,旅客入境時或入境前14日內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狀者,仍請主動洽機場(或港口)疾管署檢疫人員,配合健康評估及採集唾液檢體後,於搭車前往住所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及落實手部衛生。
指揮中心呼籲,所有旅客抵臺機場領取快篩試劑後,請配合我國現行入境7天自主防疫及篩檢規定,於入境當天或自主防疫第1天,以及有症狀時進行自我快篩,以維護自身及國人健康;自主防疫期間外出時,需持有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篩檢陽性者依規定進行5+n居家照護及自主健康管理。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2月20日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