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估重症死亡1月底會降 年後疫情若再起3月初達高峰

春節假期將至,對趨緩中的台灣本土新冠疫情帶來變數。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指出,台灣的中重症、死亡在1月底達到高峰後便會逐漸下降,大家可以安心過個好年,至於會不會再次上升,就要看XBB.1.5以及BQ.1會不會再有一波流行,因此一定要做好中重症監測。如果年後疫情受控可準備解封口罩或降級,但若不受控,下次高峰會落在大約3月初。
陳秀熙表示,台灣近期中症情形有上升趨勢,這是受到前陣子BA.5流行影響。隨著時間流逝,中重症會逐漸下降,重症近期也微升,上升幅度不如重症。這顯示台灣在醫療量能調整上發揮效果,但台灣近期死亡情形有些微上升,有可能與併發症有關。
陳秀熙說,台灣與日本、法國皆屬於經歷過BA.5兩波流行國家,根據法國經驗推估,台灣在1月中旬疫情下降後,在過年期間大家可以安心過年。若可以繼續控制疫情,過完年後即可逐漸鬆綁口罩、準備降級。若BQ.1和XBB.1.1隨著人們出國旅遊、團聚而流行,流行高峰再起的時間點大約落在3月初,隨後才會逐漸下降。
陳秀熙團隊成員楊旻融指出,目前台灣兒童的疫苗施打率,0到4歲施打兩劑疫苗的比例只占25%,5到11歲占65.5%,3劑疫苗的施打率在這兩個年齡層皆低。因此,呼籲兒童應盡速施打第2劑疫苗及追加劑,防止兒童感染和重症風險,進而,降低其他年齡層的傳播和感染、減少中重症及死亡的可能性。
陳秀熙團隊成員林庭瑀表示,台灣目前沒有大規模血清抗體調查資料,根據國內外自然感染與疫苗接種相關資料推估,目前台灣對於BA.4/BA.5整體免疫防護力大約在51%。根據今年最新發表於《刺胳針》的瑞士血清調查,評估自然感染帶來的N抗體,及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帶來的S抗體,對於不同變種病毒的中和抗體表現,可發現面對Omicron變異株,混合抗體(追加劑與自然感染)具最佳中和能力。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