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健保急診部分負擔改採定額制 醫:相對單純回歸醫療

南投6旬男打AZ後26天四肢無力、口齒不清 獲疫苗受害救濟200萬

圖為打疫苗示意圖。歐新社
圖為打疫苗示意圖。歐新社

最新疫苗救濟出爐,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告第191次會議紀錄,共有6案申請獲准補助,其中5案為施打AZ疫苗、1案為施打卡介苗後產生不良反應。其中居住南投縣的60多歲李姓男子,接種AZ疫苗26日後出現四肢無力、口齒不清,經診斷為腦梗塞、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多症,雖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間關聯性,但仍獲得救濟金200萬元。

根據VICP會議記錄,經審議,其中高雄市林姓民眾,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其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之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24萬元。

而新北市黃姓民眾,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4日因頭痛、失眠情形,經醫師診斷為胼胝體細胞毒性病變。惟其症狀與此疾病之典型臨床表現並不相符,且血液及腦脊髓液檢驗結果皆無異常。然仍無法確定其症狀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3萬元。

嘉義市簡姓民眾,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17日因心悸、冒冷汗及胸悶等情形就醫,其臨床表 現符合急性心肌炎之診斷,惟其症狀發生時間不符合接種AZ疫苗後發生急性心肌炎之合理期間。然其症狀仍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10萬元。

台中市張姓民眾,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23日因發燒及肢體紅斑情形就醫,血小板檢驗結果 不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皮膚切片病理組織報告顯示血管炎、汗腺炎及脂膜炎。查個案本身有蕁麻疹、間質性肺病及乾燥複合症等疾病史,為發生血管炎之高風險族群。惟其症狀仍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2萬元。

另外施打卡介苗發生不良反應案例,為屏東縣賴姓民眾,經審議,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部位膿瘍症狀與接種卡介苗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2萬5000元。

新冠肺炎 COVID-19

延伸閱讀

籲國人打疫苗或考慮提早回台 王必勝指中國面臨6問題「封控有其考量」

本土+1萬3098 境外+54 死亡+33 較上周降幅0.9%

細胞流感疫苗抗冬季殺手 過敏體質者的新選擇 高危險族群快打流感疫苗

「清零沙皇」孫春蘭改口 中國防疫政策轉彎?

相關新聞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八天上升,今天新增2萬794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三增加8891例,上升46.7%;另新增226例境外移...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單株抗體用不完 專家籲放寬適應症 羅一鈞:會提會議討論

國內購置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尚餘7333劑,約可供3600多人使用;但有專家呼籲應加開適應症,以免放到過期...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