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憂戶外活動口罩解禁成防疫破口 中市:仍建議配戴

睽違一年半的口罩禁令解除了,在戶外可脫下戴口罩,但多數民眾依舊戴著口罩,脫口罩的比例很低。記者黃義書/攝影
睽違一年半的口罩禁令解除了,在戶外可脫下戴口罩,但多數民眾依舊戴著口罩,脫口罩的比例很低。記者黃義書/攝影

隨著戶外口罩今日起解禁,有民眾擔心戶外活動聚集人潮,恐成防疫破口。台中將於3日迎來花毯節,觀旅局表示,防疫規定均配合中央指引,若展區內人潮擁擠時,仍建議配戴口罩。國民黨市議員認為,中央應給明確規範,讓地方政府依法適從。民進黨市議員則指出,中央訂定是原則性規範,市府應依活動性質預估人流,制定合適防疫措施。

戶外口罩今天起正式解禁,中央指揮中心對於戶外活動的管制,表示依照室外不用戴口罩的大原則,如有包含自身呼吸道症狀、人潮壅擠無法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空氣污染過於嚴重的情況時建議配戴,不會特別強行要求;此規範也讓部分民眾感到擔憂,是否會因參與活動人潮聚集,成為防疫破口。

國民黨市議員吳瓊華表示,目前也有不少民眾選擇配戴口罩,中市府對於戶外活動,也盡量建議民眾保護好自己,希望中央能有明確規範,如大型戶外活動場,在現場人數達到容納人數一定比例時,就該有所限制,才能讓地方政府能依法有所適從。

民進黨市議員周永鴻認為,中央訂定的是原則性的防疫規範,台中市政府應該依照活動性質、預估參加人數、人流大量出現時間等項目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的防疫措施,才能有效防疫。

中市觀旅局表示,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公告,室外空間、室外場所取消應全程佩戴口罩之規定。歲末、跨年大型室外活動之口罩規定,將再視近期疫情變化,另行研擬。

而台中國際花毯節屬大型室外活動,防疫規定均配合中央指引,惟若展區內人潮擁擠時,仍建議配戴口罩;另提醒搭乘接駁車時也須全程配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另民眾認為,歷經兩年口罩生活,突然可不戴口罩,仍有些不習慣,且疫情並非完全穩定,仍會考量戴著口罩參加活動,保護自己。

主花毯「希望莊園」以南法城堡莊園為風格,高10米,莊園內住著4隻小精靈,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每整點進行展演,讓遊客視覺、嗅覺有不一樣的體驗。記者林佩均/攝影
主花毯「希望莊園」以南法城堡莊園為風格,高10米,莊園內住著4隻小精靈,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每整點進行展演,讓遊客視覺、嗅覺有不一樣的體驗。記者林佩均/攝影
邁入第11屆的台中國際花毯節本周六至12月18日登場,占地2公頃萬紫千紅共20萬株花卉,今年主題為普羅旺斯風的「心花開」。記者林佩均/攝影
邁入第11屆的台中國際花毯節本周六至12月18日登場,占地2公頃萬紫千紅共20萬株花卉,今年主題為普羅旺斯風的「心花開」。記者林佩均/攝影
邁入第11屆的台中國際花毯節本周六至12月18日登場,占地2公頃萬紫千紅共20萬株花卉,今年主題為普羅旺斯風的「心花開」。記者林佩均/攝影
邁入第11屆的台中國際花毯節本周六至12月18日登場,占地2公頃萬紫千紅共20萬株花卉,今年主題為普羅旺斯風的「心花開」。記者林佩均/攝影

新冠肺炎 COVID-19

延伸閱讀

口罩解禁12/1上路!想改善口罩肌,營養師建議吃4類食物

口罩微解封!7-ELEVEN推「戶外放風優惠」 指定商品最低買1送1起

整理包/口罩解禁!6大QA一次看 室內6例外可脫、2類人沒戴恐開罰

口罩今解禁…妹子卻被媽媽要求「繼續買來戴著」 原因讓她受傷心碎

相關新聞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八天上升,今天新增2萬794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三增加8891例,上升46.7%;另新增226例境外移...

40多歲男打AZ頭暈噁心併發血栓 獲救濟金15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3月9日召開第198次會議,此次共審議125案,其中9案核予救濟,分別為AZ疫...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