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惠妹才唱10首就中斷!5黑衣人露面驚呆1.2萬人

明起戶外免戴口罩「室內何時解禁?」 張上淳:過年後最安全

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就防疫立場「過年後再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安全」。記者楊雅棠/攝影
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就防疫立場「過年後再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安全」。記者楊雅棠/攝影

隨著疫情趨緩,國內將於明天起開放全部室外取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但外界認為既然室內也有條件開放免戴口罩,何不乾脆全面取消口罩禁令。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因應秋冬其他病毒也會流行,避免大量病人出現難以區分,仍須穩健開放;就防疫立場「過年後再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安全」。

張上淳今天出席2022世界愛滋日宣導活動時表示,國內防疫開放措施一路走來都是以穩健、階段性方式處理,每一個階段都要看一下對疫情的影響再決定。

現在進到秋冬,也有很多醫師提醒許多種病毒過去兩三年沒什麼流行,但今年可能會有比較大規模的流行。尤其許多呼吸道疾病和新冠肺炎可能無法在一時區分出來,當大量病人出現時,可能擠到醫療機構內,造成額外較大的負擔。因此還是要階段性開放,以避免大量各種病毒流行 造成醫療機構對其他病人的正常照顧

這是否意味著要到過年後才有機會開放室內免戴口罩?張上淳表示,「就防疫立場來看這樣最安心、最安全」。但還是可以看當室外都不戴口罩的時候,對疫情的影響為何。如果影響不大,也沒有原來擔心的那麼嚴重,或許可以早一點開放。

對於下一波疫情可能因新變異株進入社區再起。張上淳也表示,指揮中心確實預估疫情到低谷後維持一段時間可能會再上升,主要是可能境外變種病毒可能進到社區流行以及解封後民眾的防護情形。但再上升的波鋒應比前兩次疫情低,高峰頂多在四萬人上下。

至於新冠肺炎何時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他則表示,還沒有正式討論,但要是之後逐漸愈來愈流感化,下一階段應該會討論不是所有個案都通報,只要掌握重症和高風險的個案即可;不過何時討論、實施則沒有設定條件。

新冠肺炎 COVID-19 口罩 張上淳

延伸閱讀

明起鬆綁口罩禁令 雙鐵:進入車站到出站仍須全程配戴

鄭文燦無罩投票 衛生局今認定「沒違規」不罰

防疫雙險理賠突破1,700億

何時疫情再起?口罩隔離再放寬?張上淳點出3決定因素

相關新聞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八天上升,今天新增2萬794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三增加8891例,上升46.7%;另新增226例境外移...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單株抗體用不完 專家籲放寬適應症 羅一鈞:會提會議討論

國內購置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尚餘7333劑,約可供3600多人使用;但有專家呼籲應加開適應症,以免放到過期...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