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幾乎與流感一致 陳秀熙:走向「流感新冠肺炎」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於「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台灣新冠疫情趨勢。從中症率、重症率以及死亡率分析,新冠肺炎在台灣已經可以稱為「流感新冠肺炎」,中症率除了20歲到29歲族群升高,其餘族群明顯下降,重症與死亡兩者息息相關,兩者皆下降得非常明顯,這波Omicron疫情致死率已降至0.34%,與流感幾乎一致,已有明顯證據顯示正在流感化。
中症率、重症率、死亡率與前二周相比,中症率下降46%、重症下降16%、死亡率下降11%。陳秀熙表示,流感的特性是死亡率不是來自於中症,而是來自重症引發併發症死亡而來。新冠病毒從最早期的武漢株到現在的XBB或是BQ.1,重症死亡率已明顯大幅下降。
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分析國外數據,英國的新冠疫情已經明顯出現「流感新冠肺炎」的現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時,英國在疫情流行初期,致死率為15%,大於英國當時的流感致死率0.1%到0.2%之間,到了Omicron疫情,新冠致死率已經降至0.35%,到了今年一月底,新冠致死率僅剩0.14%,也就是714人感染新冠肺炎約1人會死亡,英國已明顯達到「流感化」的趨勢。
林庭瑀表示,台灣新冠疫情致死率也與英國有同樣趨勢,去年Alpha疫情時,致死率為7%,當時台灣流感致死率約為0.34%,這一波BA.2、BA.5疫情整體致死率低於0.34,明顯下降,台灣也可以說達到「流感新冠肺炎」的現象。
陳秀熙表示,台灣目前社區免疫保護力高達61%,其中53%為自然感染率、8%為接種次世代疫苗的保護力,為台灣面對XBB以及BQ.1等新型變異株的一道強力的防火牆。近期台灣有大型的選舉活動,有著六成以上的社區保護力,再加上戴口罩、勤洗手的措施,選舉活動絕對是安全的,也能避免大流行的發生。
目前幼兒疫苗完整接種率仍相對偏低,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表示,從加拿大研究顯示,接種疫苗的兒童能遠遠降低住院率,沒打疫苗的0到4歲兒童住院率與流感住院率相比高於4倍、12歲到17歲沒打疫苗者與流感住院率高於1.5倍;如果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BA.2變異株,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以及使用呼吸器的機率都比流感高,呼籲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幼兒盡速接種。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