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假會泡湯?東北風影響一路濕到中秋 這區恐賞不到月了

若疫苗EUA遭廢止「高端仔」要補打? 莊人祥給答案

高端疫苗累計已施打300多萬劑,若高端疫苗10月底送交資料仍不合格,對施打高端的人民是否造成影響?本報資料照片
高端疫苗累計已施打300多萬劑,若高端疫苗10月底送交資料仍不合格,對施打高端的人民是否造成影響?本報資料照片

食藥署去年通過高端疫苗EUA審查,附帶條件為一年後需提供保護效力報告,高端初步資料遭退回後,限期補件至10月底。高端疫苗累計已施打300多萬劑,若高端疫苗10月底送交資料仍不合格,對施打高端的人民是否造成影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劑次不會因為EUA的結果產生異動。

根據食藥署公布國內疫苗EUA審查,疫苗廠商申請EUA時,必須檢附「疫苗產品的化學製造管制資料」、「動物試驗資料」,以及「執行過的所有人體臨床試驗與風險效益評估報告」。

安全性評估基準,則要求臨床試驗報告中,需有接種試驗疫苗受試者「至少3000人於接種最後一劑疫苗後至少追蹤1個月」,且所有受試者於接種最後一劑疫苗後追蹤時間中位數至2個月的累積安全性資料,並須包含65歲以上特殊族群之試驗結果。

療效評估部分,食藥署以首批抵台的AZ疫苗,蒐集當時接種的200位國人相關接種數據作為對照組,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當作國產疫苗療效的佐證。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所得中和抗體效價必須證明不劣於AZ疫苗。

同藥事法第48條之2規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得廢止,「已有完成查驗登記之藥物或合適替代療法可提供前項第一款情事之需要」、「緊急公共衛生情事已終結」、「藥物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估確有安全或醫療效能疑慮。」並令申請者限期處理未使用之藥物,並得公告回收。

食藥署2021年7月19日,依藥事法第48條之2規定,核准高端疫苗專案製造,另針對專家會議建議,「該疫苗於專案核准製造期間,藥商須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核准後一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報告。」

但高端先前送交至食藥署的初步資料,經過專家會議討論後仍有不足,因此下令3個月內補件,時間只到10月底。目前時限迫在眉睫,指揮中心發言人王必勝表示,時間快到時會提醒盡速交件,但高端回應正在蒐集相關資料,仍在統計、分析,最終數據如何?需經過科學分析、專家討論還有評判,這些指揮中心都不會做預先推測。

目前補交進度如何?莊人祥表示,高端都說持續努力準備補件資料,允諾會將資料交出,但目前仍未陸續收到資料,實際情況還是要等10月底。

若高端疫苗10月底送交資料仍不合格,或逾期未交,是否立刻廢止高端EUA?食藥署回應,假設性問題尚不討論,廢止EUA與否還是要等高端補件,或確實未補件後談論較為實際。

高端疫苗在台灣累計已施打300多萬劑,若高端疫苗EUA最終遭到廢止,對施打高端的人民是否造成影響?莊人祥表示,「廢止」是指從廢止的時間點以後,沒有相關證照可循,但廢止前施打的疫苗劑次都會照樣劑算,不會因此而有異動,也不會需要補打。

新冠肺炎 COVID-19 高端疫苗 莊人祥 食藥署

延伸閱讀

次世代上周開放年輕人接種 一周打氣增倍

蘇揆打完高端就染疫 莊人祥:追加劑重點防重症和死亡

本土+4萬4846例較上周略升 莊人祥:若平均看反而下降

國慶連假後疫情略降 莊人祥:可能還有起伏、不會再上升

相關新聞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八天上升,今天新增2萬794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三增加8891例,上升46.7%;另新增226例境外移...

40多歲男打AZ頭暈噁心併發血栓 獲救濟金15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3月9日召開第198次會議,此次共審議125案,其中9案核予救濟,分別為AZ疫...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