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防疫預算創新高 與取消特別預算有關
隨著國門逐漸開放,與病毒共存後疫情時代將至,但衛福部疾管署明年防疫預算新台幣845億元創史上新高,被外界質疑浪費公帑,指揮中心表示,預算增加與取消特別預算有關。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說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 面對防疫,一向都秉持著該用的才會去使用。明年起不會再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所以需透過編列公務預算支應相關防疫需求,才會金額看起來比較多。
王必勝說,明年疫情走向無法預測,疫情會持續至何時也不得而知,「該編的還是要編」,無法要用的時候才編列,尤其疫苗、藥物等相關防疫物資都需要預算;雖然明年COVID-19疫苗如何安排施打,現在定論還言之過早,但上述相關編列都受到立法院監督,也有相關規範。
防疫預算都是用在防治COVID-19,明年編列高達845億元,比去年增加658億元,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晚間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防治COVID-19預算共約943億元,包含疾管署公務預算187億元及特殊預算756億元。若與今年的943億元預算相比,明年編列的845億元是變少的。
明年編列的845億元預算初步規劃,莊人祥說明,首先是疫苗相關採購費用及注射費用,台灣已與莫德納公司簽約明年度提供1500萬劑疫苗,再者是降低重症風險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重症的瑞德西韋需持續採購,另外還有醫療院所檢驗費用、隔離治療費用、醫護人員津貼及居家隔離補償等。
▪【疫情專題】2月5日新增本土22,594例、境外移入397例 確診死亡73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