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額死亡世界次低? 學者:不應忽略任何死亡

指揮中心公布防疫成績單,其中之一:「經濟學人:台灣超額死亡世界第二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依「經濟學人」統計,台灣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為負二千人,為世界排名第二低,僅次於紐西蘭負一千五百人。但專家表示,「經濟學人」算法不夠精確,且國際間疫情發展時間和條件不同,比較的意義不大。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依二○二○年死亡人數減去指揮中心公布染疫死亡人數,再減去依年齡老化推算的每年死亡人數,計算結果二○二一年超額死亡約七千至八千人。施文儀說,「經濟學人」算出超額死亡是負數,可能是算法不夠精確,應要有更精確的算法。
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認為,超額死亡的比較基準點,包括未發生疫情前的死亡背景值、年代、病毒株。他不建議超額死亡進行國際間的比較,因為各國的疫苗接種、戴口罩等公衛措施、遭遇病毒株都不同,應關注疫情是否衝擊醫療量能,影響慢性病、重大疾病照護,造成死亡數增加。
台大社會學系退休教授薛承泰計算二○二一年不明的超額死亡人數,介於六千至七千人。他強調,政府不應忽略任何死亡,這是台灣重要的統計資料,必須進行分析,不要避諱,才能了解本土死亡的真實狀況,有助往後防疫規畫及新藥研發。
「指揮中心公布四張圖卡數字,對國內民眾來說,其實不重要。」施文儀說,民眾關心的是家人有沒有染疫、家中孩子有沒有得到MIS-C等,防疫成績不需要和世界比較,指揮中心要做的事應積極改善防疫不足之處。
施文儀說,指揮中心公布五至十一歲疫苗接種率排名世界第二,但未比較台灣與其他國家六十歲以上民眾疫苗接種率,國內對長者打疫苗情形有待加強;長者等高危險族群投藥率是世界第一,可說是指揮中心給藥速度快,但也暴露出高危險群沒有受到好的保護,才需要提高投藥率。
至於台灣染疫死亡率成績單,施文儀說,指揮中心公布排名是新冠疫情兩年半來的情形,過去兩年台灣守的很好,但今年Omicron疫情死亡人數已接近六千人,整體致死率達萬分之十六,染疫死亡率應為過去兩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別統計,才能呈現真實的防疫成績。
▪【疫情專題】8月9日新增本土23,458例、境外移入211例 確診死亡18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