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增145死 長照機構占3成

昨天新冠本土病例新增七萬六五三九例,雖較前日略降,但死亡個案新增一四五例,再創新高,其中四十五例來自長照機構,占比三成一。一周前長照機構新冠死亡人數僅占一成五,顯示長照機構疫情惡化,多名專家建議,機構住民如有流感症狀應立即投藥,即使檢驗陰性也應積極給藥,才能降低死亡風險。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全國共一○一八家住宿機構出現群聚確診,包括一萬○七二四名住民、四○二○名工作人員,至於機構住民中重症就醫、死亡總人數仍在統計中。
機構住民死亡率升高 學者憂心
今年迄今國內累計一八六萬四七六九人染疫,一二○三人死亡,粗估致死率為萬分之六點四五;而機構住民約僅一萬人染疫,但最近死亡占比已達兩成六、兩成七,從五月二十二日至昨天累積二○二人死亡,相較之下,機構住民粗估死亡率應遠高於平均值。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說,「長照機構一旦爆發群聚感染,死亡率就會變高,這是各國疫情共同特徵。」要降低死亡風險,唯有「及時連結醫療」,盡快投藥。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強調,許多國家機構住民死亡占比達到總死亡的一半以上,香港也是如此,相當可怕。建議指揮中心再放寬長照機構用藥標準,如果同寢室一人確診,其餘住民就應預防性投藥。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同一長照機構住民容易相互傳染病毒,應考慮在「有症狀、有接觸」情況下,檢驗陰性者也需投藥,過去爆發大規模流感疫情時,就是這樣做法。
陳時中稱不改變 篩陽才會給藥
儘管專家學者建議再放寬機構住民用藥時機,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仍堅持維持現有作法,快篩陽才能給藥。他表示,長照機構是全國最早實施「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能直接給藥」的場所,若有些機構或醫師因為慢性病多重用藥而開藥較保守,可以討論,但目前作法不變。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過去一周統計機構住民占每天死亡人數平均約二成六至二成七,每天死亡個案中八十歲以上占大多數,雖有一定比率在長照機構,但整體來看機構死亡率還是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長照住民年齡偏高,還需校正年齡等因素,並比較其他國家長照住民死亡率,才能確定國內長照機構死亡率是否偏高。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