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賽前積水才解決 桃園球場5局下又因熄燈被迫暫停

出手了!化解「費芯之戰」 蔣萬安會談北市黨部主委2小時

阿妹演唱會瘦成筆芯腿!「無碳水」激瘦菜單曝光 營養師喊:不可能

北市府三分之一確診 環保、聯醫、北捷最多

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中)昨出席在聯醫和平院區舉行的「專責防疫天使誓師」記者會,會中黃珊珊代頒贈感謝狀給投入專責防疫的醫護,感謝他們付出。記者黃義書/攝影
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中)昨出席在聯醫和平院區舉行的「專責防疫天使誓師」記者會,會中黃珊珊代頒贈感謝狀給投入專責防疫的醫護,感謝他們付出。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22日PCR陽性確診,正居家隔離中,不過有議員質疑,市府有更多站在第一線防疫崗位的工作人員接連倒下,目前市府約1.4萬名職員,統計4月1日至5月19日,已有4865人確診,幾乎3分之1淪陷,質疑為何沒提高警覺,並質問指揮官陳時中作何感想?副市長黃珊珊回應,許多同仁確診非單位問題,而是台灣整體疫情擴散,因執行業務感染的不多,人力也都有分流排班,不影響市府正常運作。

議員應曉薇調閱數據發現,北市府自今年4月1日至5月19日,31個所屬一級機關、12個區公所、所屬二級機關等,不包含學校在內,已經共4865人確診,比率已近市府職員總數的3分之1,其中2590人還在列管中、2275人已解除列管。

議員也發現,北市府確診人數最多的前3大單位,分別為環保局643人、北市聯醫557人、台北捷運公司469人,應曉薇說,這些局處的職員多站在第一線服務廣大市民,染疫風險相對高,如環保局人員除要處理日常垃圾清運,也要持續協助確診熱點環境清消、及居家照護垃圾清運工作。

議員也質疑,新冠疫情早在一個半月前就預告可能一發不可收拾,但遺憾中央完全沒提高警覺,質問面對北市府員工如此高的確診數,「陳時中部長作何感想?」尤其北市府不能癱瘓,市長柯文哲也應告知3位副市長,應盡快做好危機處理。

黃珊珊表示,台北市公務同仁以環保局、聯合醫院、北捷這三單位確診人數最多,是因這三個單位員工數相對也較多,也多在第一線,但以聯醫確診多為例,很多都是家人帶回家裡感染的,因院內執行業務感染的不多。若有同仁確診,市府都會人力分流排班,會盡量不影響民眾權益,不會影響正常業務運作。

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也表示,以聯合醫院為例,每一天都會調查有哪個同仁感染,並沒有發現特殊單位與人員的院內群聚現象。另外,聯合醫院內部沒黑數,因每一個同仁都要定期篩檢。

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則坦言,確診的確會影響約一周人力,但部分勤務絕對不能暫停,會調派其他區隊支援,也會增加短期就業人力,目前已招募120個臨時工。

新冠肺炎 COVID-19 北捷 柯文哲 應曉薇 黃珊珊 居家隔離 璩大成 居家照護 捷運

延伸閱讀

黃珊珊:快篩陽視同確診 中央預計5月26日上路

確診康復後 黃珊珊透露還是有這症狀「我也覺得尷尬」

黃珊珊:防疫急門診轉型看診、用藥 增65歲綠色通道

北市府3分之1確診 黃珊珊:「這三單位」同仁大多是第一線

相關新聞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八天上升,今天新增2萬794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三增加8891例,上升46.7%;另新增226例境外移...

高端接種者赴日有望 今天起可補打其他廠牌疫苗

日本近日開放接種國際認證疫苗旅客入境自由行,但國產的高端疫苗卻遲遲不在適用範圍。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宣布,自今天起,...

40多歲男打AZ頭暈噁心併發血栓 獲救濟金15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3月9日召開第198次會議,此次共審議125案,其中9案核予救濟,分別為AZ疫...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