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右昌解讀基隆確診高死亡率5原因 此時對比不太公平

基隆市今年新冠肺炎染疫致死超過1‰,高於多數縣市。基隆市長林右昌分析導致死亡率升高有5個原因,分別是疫情發展早晚、城鄉差距、高齡化人口比例、高齡者慢性病比例及區域醫療資源。他認為台灣疫情走完之後,各縣市致死率基本上會趨近於平均數。
中央公布基隆市今天新增1例死亡,今年染疫死亡人數累計44人。林右昌分析統計到昨天的43例死亡個案,70歲以上有30人,占約70%,最年幼的2歲男童。43例個案中,有56%的死者1劑疫苗都沒有打,多數有嚴重的慢性病,最多的是慢性腎病,須洗腎,另外是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中風)、肝病和糖尿病。
去年的本土疫情,基隆市有29例死亡。林右昌說,去年亡故個案在機構裡面的住民居多,今年43名死亡個案中,機構住民只有7個人,大部分是社區人士。
林右昌表示,今年的疫情基隆是走得比較前面,所以大家看到的死亡個案數字也先往前面走。因為雙北相對來講,醫療資源比基隆充足,所以基隆的死亡率通常會比較高。疫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其他縣市的死亡率比基隆高。
林右昌認為,台灣這波疫情的死亡率,疾病管制署大概就設定在1‰。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也曾經說,希望能夠壓在1‰以下。疫情還在發展,基隆的死亡率大概是1‰左右,現在單單去比這個數字,其實有一點不公平。
林右昌說,確診者死亡率涉及地方原本的人口的結構,涉及地方醫療資源,現在有些比較屬農業縣的縣市,在確診案例開始增加的時候,中重症比例也會往上走。
▪【疫情專題】8月7日新增本土21,771例、境外移入273例 確診死亡42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