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沒暴衝代表「控制得宜」 陳時中曝單日增8萬例會拖較長

指揮中心先前預估單日高峰將會到達10萬例,但近日新增確診數皆落在8萬多例,是否代表疫情高峰延遲?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段時間沒有暴衝式成長,代表這波疫情「控制得宜」,不過若是8、9萬做為高點,疫情恐會拖比較長,單日新增12至13萬,一時壓力會比較大,各有利弊。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針對疫情分析,過去有說過可能幾個落點,包括5月下旬,5月20日或是5月31日之間都可能,目前看到前天是9萬出頭,現在這兩天降到8萬多。
莊人祥說,連續2天可看到雙北、基隆、桃園似乎有降低,而中南部升高,我們認為要觀察,看起來檢驗陽性率也沒大幅上升,也可能是高原期,至於疫情是否再上升,下周再觀察1、2天就可以比較清楚。
陳時中說,這段時間觀察沒有暴衝式的成長,目前來講,這波疫情控制得宜,是否達到高端要來看看,若以單日新增8、9萬作為高點,疫情恐會拖比較長,如果到12至13萬,可能一時壓力會大,疫情延長或時間短,各有利弊,但以目前發展,目前合作情況,疫情算是控制得宜。
針對死亡數恐遞延狀況,陳時中表示,這波Omicron相較以前Alpha、Delta,死亡遞延相對時間短,因為Omicron潛伏期短、發病快、痊癒時間快,平均死亡天數較少,發生遞延情況也較少,近期看是萬分之7,現在平均萬分之4,近期大約是萬分之7,希望是這到達頂點。
針對中南部疫情是否升溫,陳時中表示,前段時間南北兩頭疫情多,從今年桃園、雙北再來高雄港口,有港埠在的地方就有染疫可能,接下來是基隆,接著就是Omicron疫情的開始,延續到現在南北多一點,近來南北兩端疫情都在平穩下降,中部有微幅成長。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2天跟前一天比,疫情早開始的雙北、基隆、花蓮趨勢都以下降為主,疫情較晚發生的高屏中彰投,有時候持平、有時候緩降,中南部有增加,若以手板資料相減即可看出增減,像是疫情較早發生的縣市都是持平緩降,代表持續進行。
羅一鈞表示,目前整體每天確診數約在8、9萬,後面要看疫情況狀,中南部是否增加很多,疫情較早開始的北部跟東部若明顯下降的話,疫情數據就會持續下降,等於是疫情將過高峰,但要看週末以後狀況。
▪【疫情專題】7月6日新增本土34,499例、境外移入78例 確診死亡95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