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致死率低於千分之1 專家3處方

昨單日新增五十九死再創新高,累計死亡三八二例,以本土確診一○四萬多人換算,致死率為千分之零點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致死率預估還會往上走,不希望超過千分之一。專家指出,控制致死率低於千分之一,應擴大快篩陽即確診對象並即時給抗病毒口服藥、長照機構減災、提升第四劑接種三大措施才有機會。
Omicron疫情從今年四月起快速爆發,死亡案例五月十一日起雙位數躍升至三位數,未來死亡案例數可預期將持續上升。綜觀台灣鄰近國家今年面對Omicron的死亡率,香港約為千分之八、日本千分之二、韓國千分之一,陳時中期許可以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致死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第一步應擴大快篩陽確診的適用對象,讓更多染疫者即時投藥治療,第二是減少長照機構的災情,目前機構住民致死率約百分之一,未來若持續升高,將拉高全國致死率,第三是符合第四劑接種資格者,盡快提升接種率,政府也應積極宣傳,否則很多長者根本沒即時獲得資訊。
黃立民表示,快篩陽即確診的適用對象,不該僅限制於現在的三類對象,主要是重症高危險群不只六十五歲以上長輩,還有免疫不全、慢性病等多種高風險對象。
黃立民表示,快篩陽性即確診可大幅減少醫療人員採檢及檢驗人員做PCR的負擔,病人也能盡快走到領藥的階段。台灣現處於疫情上升階段,這是「很划得來的作法」,待疫情進入下坡,再恢復以PCR確診。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昨推估,民眾若持續有調適防疫行為,會讓疫情曲線變成「慢升慢降」的「丘陵」,他預估疫情高峰會落在六月,之後就會出現轉折,等九月以後可望恢復正常生活。
▪【疫情專題】7月3日新增本土32,567例、境外移入114例 確診死亡88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