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PCR及確診數鈍化 林右昌:可能是快篩陽民眾沒出來

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在中央防疫會議中表示,基隆社區篩檢數及確診案例近日出現「高原期」鈍化情形,推測很可能是快篩陽性民眾沒有出來做PCR篩檢。高原期3、4天後趨勢向上還是向下是關鍵。基隆會做全國疫情尖兵,密切觀察疫情走勢,回饋第一線狀況,作為中央擬定全國防疫政策參考指標。
林右昌今天上午以視訊方式參與中央防疫會議,他支持快篩陽性65歲以上長者可開立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並希望盡快推行,讓65歲以上快篩陽性非居隔、居檢及自主防疫長者,可開立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與死亡比率。
林右昌說,年齡是這波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重症與死亡最重要因素,確診者重症危險因子明顯隨年齡倍增,例如85歲以上確診者重症危險因子,是18~39歲族群的10.6倍。許多專家都提到確診者有5天黃金投藥期,48小時內投藥效果更好。
林右昌也在會議分享基隆經驗,提到基隆與雙北比其他縣市疫情發展早7到10天,在中央明確指引出來前就必須臨機應變。基隆社區PCR篩檢量是重要指標,過去最高量能1天4000人次左右,中央5月3日實施快篩陽性才能PCR政策,篩檢人數大幅下降為623人次,之後又隨疫情發展逐日增加,5月10日達1274人次,之後連續數日維持1200人次上下。
林右昌表示,基隆社區篩檢站與雙北不同,沒有限制掛號人數,快篩陽性民眾只要有意願篩檢,就一定篩的到,暖暖碇內社區篩檢站每天有60%篩檢量是來自新北市民。基隆市每天確診案例,大約是社區篩檢站陽性數的2倍,代表社區篩檢站分擔約半數PCR篩檢需求,因此基隆的醫院PCR篩檢站沒有被擠爆。
林右昌說,社區篩檢數及確診案例出現鈍化情形,並非PCR篩檢量能不足,很有可能有其他因素,推測可能是快篩陽性民眾沒有出來做PCR篩檢,以致於從數字上看起來,呈現鈍化平緩的疫情高原期。
▪【疫情專題】8月14日新增本土20,802例、境外移入290例 確診死亡22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