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防疫模範生被貶除名是自找的

時序入冬,新冠病毒展開新一波強攻。不巧,剛剛發佈的國際新冠肺炎防疫排名,台灣由去年十一月的第二名,掉到倒數第七、第四十七名;評比的公衛、感染科權威學者認為問題不在疫苗覆蓋率上不來,而是因邊境管制太嚴,切斷台灣與國際往來通道,人員進出困難;百業蕭條,掐死經濟活力。防疫評比的用詞很含蓄,講白些,台灣的防疫公衛專業不足。
為什麼去年十一月防疫勇奪第二名,一年後吊車尾?簡單說,時空不同。沒有足夠公衛素養支撐的台灣防疫,一路摸著石頭過河,相較日漸上軌道的他國防疫,台灣掉隊了。去年底,台灣因四面環海,只有一處國際機場,相較達成封鎖病毒進出難度較低;當時國際上疫情猛爆,疫苗供應還沒上來,分配更是問題,完全抑制不住疫情。台灣防疫成積因而備受推崇,好到可以自吹自擂。
此刻國際防疫態勢大不同,許多國家二劑疫苗覆蓋率很亮眼,甚至進入打第三劑加強針,夠資格逐步解封;台灣相較局面尷尬,疫苗採購不利,民眾等不到注射第二劑通知,靠許多將屆期的國際疫苗捐助,疫苗接種捉襟見肘;不夠資格談降級、解封,反而更加堅壁清野;各國陸續調整防疫策略為與病毒共存,台灣入境管制卻更加嚴苛。
公衛應對是高度專業,去年底疫情大爆發,台灣除了口罩,其餘防疫物資都調度困難;當時堅守邊境防線是不得不然。國人應記得各國紛紛封城之際,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堅持認為不可封,因為將嚴重阻擾醫療物資、醫護人才與知識流通;當時台灣因無法參加世衛大會、世衛組織,用相當不文明的字眼辱罵譚德塞。
正因為公衛素養不足,台灣防疫對策始終是中央集權,一切都得聽指揮中心發號施令,給打什麼品牌疫苗,只有接受一途,還得先造冊送審,完全不像其它國家鼓勵接種、打疫苗不但可選品牌,還送禮物;台灣中央集權式的防疫執行到現在還延續,公衛學界深深不以為然。
台灣會不會有新一波新冠疫情?相信防疫大員們也不敢講。疫苗亂象仍在持續,大家還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最實在。
▪【疫情專題】8月18日新增本土23,88例、境外移入337例 確診死亡34例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