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能降級?陳時中提這三項指標

立委關切何時能降低疫情警戒等級?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2)日答詢表示要看三項指標,第一是釐清不明感染源,第二是醫療應變能力,第三是國人對防疫措施的遵從度及國際疫情變化。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疫情警戒二級將延長實施至18日,但已自5日開始鬆綁多項措施,包括放寬國家公園、宗教活動,以及餐飲內用免隔板等。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於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問到,未來防疫總體戰略為何,是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現階段要以控制好疫情為目標,至於與病毒共存,世界發展是如此,國際級權威的說法也是見仁見智。
蘇揆表示,目前台灣其實很安全,但國外疫情變化很嚴重,現在還是要防疫、守住國門,同時把國內疫調做好,還是以清零為目標,在疫情持續控制下,未來會漸漸流感化,而與病毒共存。
陳時中說明,目前的目標仍是清零,但必須有與病毒共存、共存亡的準備,其手段是建立防疫韌性,讓防疫強度與防疫疲勞取得平衡,最終是要把對經濟的傷害降到最低,如此將來就有可能與病毒共存。
陳時中說,目前疫苗接種目標,是月底要達成第一劑覆蓋率七成、第二劑三成,下個月將展開更大的接種計劃,對於減少重症、死亡,大約要到第二劑覆蓋率六成,會盡量在年底前達成此目標。
至於達成什麼樣指標可能降低疫情警戒?陳時中說,降級指標要從不明感染源而非確診個案數,因為將來一定會持續有舊案,因此,第一就是要把感染源弄清楚。
陳時中說,第二,就是醫療應變能力,這包括要維持專責病房與專責醫院量能,以及對高齡與風險高族群的疫苗注射率;第三,就是要看國人對防疫措施的遵從度,以及國際疫情變化。
▪【疫情專題】5月28日新增本土80,835例、境外移入46例 確診死亡127例
▪【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QA問答】確診了怎麼辦?秒懂通報流程、居家照護資格、解隔條件
▪【QA問答】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直接居隔3+4嗎? 10大常見疑惑
▪【QA問答】居隔改3+4「防疫補償金」縮水成3000元!申請方法總整理
▪【整理包】超實用快存!快篩購買地圖曝光 地點、庫存秒看懂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