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染疫無症狀、不會說? 醫提醒:舌頭出現異狀要小心

Delta變異株的橫行,讓新冠肺炎的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大規模傳播。近日國內爆發幼兒園群聚感染事件,由於幼童較難表達自己的症狀,讓父母們相當緊張,有皮膚科醫師提醒,可以觀察小孩的舌頭,若出現特殊症狀加上高燒不退等症狀,就必須特別留意。
感染新冠肺炎除了較常出現發燒、嗅覺喪失、呼吸道症狀等,有些患者的症狀也會表現在舌頭上。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與胡怡萱在YouTube影片中講解,所謂的「新冠舌頭」主要分為三種,包括地圖舌、草莓舌和巨舌。
英國的皮膚科醫學期刊曾刊登一個西班牙研究指出,輕度到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中,約有25%出現口腔病灶,其中「地圖舌」就是常見的一種。「地圖舌」指的是舌頭冒出有如一塊塊大陸版塊的形狀,周圍呈現黃白色的隆起,而且這些「版塊」還會移動,因此又稱為「游走性舌炎」。「地圖舌」並非新冠肺炎獨有的症狀,若發現自己突然出現地圖舌,再加上有發燒、味覺喪失或呼吸道症狀,就必須特別留意。
「草莓舌」是舌頭紅腫、呈現顆粒狀。根據統計,有千分之一的兒童在染疫後產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美國疾管局所發布的診斷準則指出,若患者是小於21歲且持續24小時發燒38度以上、抽血檢驗有發炎現象、有2個以上的器官受到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等,即是罹患「多系統發炎症候群」,而「草莓舌」就是其中一項身體反應。
「巨舌」顧名思義是指舌頭變得巨大。美國曾有一個患者,在治療新冠肺炎時一度插管,等病況好轉拔管後,舌頭卻越長越大,甚至導致無法飲食,最後透過手術縮小舌頭才恢復正常。
胡怡萱醫師提醒,如果家中小孩原本很健康,但突然出現「草莓舌」,加上高燒不退、劇烈腹痛、呼吸困難、嘴唇變紫紅色等合併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趕快送急診,因為小朋友病情惡化的速度很快。蔡逸姍醫師也說,有些小朋友感染新冠病毒未出現症狀,但痊癒後仍可能出現後遺症,因此還是要做好防護。
▪【疫情專題】5月22日新增本土79,441例、境外移入46例 確診死亡53例
▪【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QA問答】確診了怎麼辦?秒懂通報流程、居家照護資格、解隔條件
▪【QA問答】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直接居隔3+4嗎? 10大常見疑惑
▪【QA問答】居隔改3+4「防疫補償金」縮水成3000元!申請方法總整理
▪【整理包】超實用快存!快篩購買地圖曝光 地點、庫存秒看懂
▪【整理包】苦惱兒童是否打疫苗 看國外狀況、副作用、不建議接種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