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學者:打流感疫苗減少求醫 降新冠肺炎感染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施打流感疫苗能降低流感傳播感染,減少民眾求醫行為,有助於降低在醫療院所感染COVID-19的風險。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和研究團隊今天透過線上直播,分享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疫情現況,以及流感疫苗對COVID-19可能帶來的影響。
陳秀熙表示,美國各地疫情仍以中西部較嚴重,白宮也傳出染疫危機,已有23人確診,包含美國總統川普夫婦,在疫苗未普及前,口罩很重要,政治群聚的會議或握手擁抱可能造成近距離接觸,形成防疫破口,對政治領袖或人物造成威脅,因此必須謹慎做好防護措施。
觀察世界政治社交疫情,陳秀熙指出,目前全球政治圈確診人數已超過270人,如英國首相強森、美國總統川普等,根據339國的資料估算,元首或總理感染比率達2.9%,高於一般族群(0.45%),在調整年齡與性別因素後顯示,元首感染比率是一般族群的2.94倍。
秋冬是流感好發季節,目前台灣展開流感疫苗施打。陳秀熙表示,巴西研究發現,在COVID-19未發生前,接種流感疫苗並不能對COVID-19產生預防效果,但在疫情後接種流感疫苗,能降低民眾求醫行為,讓COVID-19確診者得到好的醫療資源,有助於降低死亡率。
陳秀熙說,雖有研究指流感疫苗可能對COVID-19產生交叉保護作用,但目前證據還很薄弱,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但施打流感疫苗能降低流感傳染,減少民眾求醫行為,降低在醫療院所感染COVID-19的風險,也能減緩流感病情嚴重性,讓醫療資源能集中在COVID-19病人身上。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