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1小時 工研院團隊發表新冠肺炎快篩「疫開罐」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的支持下,與產業界、政府單位、研究單位及醫療院所組成防疫快篩團隊,今(15)日發表「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
工研院預估,這項技術今年6月底率先運用工研院GMP的場域,完成1萬套恆溫核酸擴增探針試劑套組,盼未來廠商加入,7月底完成技轉,達到量產準備。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國內至今染疫案例有超過86%來自境外感染,凸顯邊境管理的重要性,希望未來與疾管署合作導入疫開罐,隨時可在醫療院所、社區診、或邊境進行篩檢,降低醫護人員篩檢人力與戰力,用科技力助攻防疫。
核酸分子檢測系統是針對潛伏期的病毒核酸分子檢測,檢測原理與國際間通用的黃金標準即時定量PCR(qPCR)類似,但具備四「高」特色,包括高精確、高靈敏、高輕巧、高效率等。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進一步指出,疫開罐能在感染初期、病毒濃度尚低的0到7天,就可揪出病毒,精確度達90%以上;檢測時間僅需1小時左右,是傳統常見檢測設備的四分之一;僅600公克的重量,更方便前線醫護人員隨時帶著走檢測。
先前,工研院從協助口罩量產、體溫檢測、到加速篩檢等,工研院在新冠肺炎防疫相關技術上,研發成果豐碩。劉文雄說,許多醫療都非常珍貴由於防疫物資形同戰略物資,因此要有防疫科技國產化自製的實力,做到自立自強。此外,對外合作對將來量產產品也是必要的,希望更多廠商跟醫療單位加入,加速讓產品進入市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