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擬人漫畫角色話題十足 防疫手冊掀風潮
「疾病擬人DISEASE」是疾管署與CCC編輯部用漫畫表現傳染疾病的企劃,而近期推出的防疫特刊更在網路掀風潮,CCC編輯部專案經理黃冠華說,未來將與其他公部門合作,開啟更多可能。
「DDD創作集:防疫手冊」中的疾病角色,其實是衛福部疾管署在2018年11月開始,所主導的企劃「疾病擬人DISEASE」的延伸。當時公布疾病擬人化的角色後,不只在台灣引起很大迴響,日本網路也造成炫風,眾多網友更在社群熱烈詢問出版企劃。於是疾管署於去年底,順勢推出角色圖輯的2020年曆,依然引起風潮。
「CCC創作集」的計畫專案經理黃冠華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分享這次特刊的企劃、編輯過程。
這次特刊由CCC編輯部進行編輯計畫,黃冠華笑說,「因為現在剛好碰到這個疫情,疾管署的官員都太忙了,我們也不敢煩他們」。
黃冠華說這本特刊,原預計放在今年國際書展中,以活動贈品形式發放,「但是疫情影響,現在國際書展也沒啦,所以就只好另外想一個形式發放。」他表示這次跟獨立書店結合,進行這項特刊發贈的企劃,就是希望能夠在此時幫忙這些書店。
這次「DDD創作集:防疫手冊」中,以台灣過去流行傳染疾病規劃出專題「疾病角頭」、「奪命大劫」、「退位的疾病霸主」等,黃冠華解釋會有這樣的專題規劃,就是希望將台灣過去曾經相當嚴重的傳染疾病,透過漫畫形式讓讀者了解,「這些資料過去我們在做史料收集時,都有涉獵到,加上疾管署的幫忙,讓這次的專題能夠完整呈現」。
黃冠華坦言,台灣過去公衛條件較差,流行傳染疾病並不少見,「在荷蘭、清領、日治時期都有流行疾病的資料紀錄,這些歷史資料很齊全,代表台灣過去真的是瘴癘之地」。
這次與疾管署的合作,黃冠華說是很好的經驗,接下來也不排除再與公部門進行合作,「如與地方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將規劃結合地方特色的設計,藉此將各地特色、文化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認識」。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