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身市場比南韓還大 健身房數量卻少8倍?網嘆:運動成奢侈品

近年來,隨著健身觀念的普及與健康意識提升,台灣各地的健身房與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逐步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日程。然而,近日「游庭皓的財經皓角」臉書表示,根據萬寶財報與國際調研機構統計,台灣2023年的健身市場規模達到28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德國、中國大陸、加拿大、澳洲,甚至比人口將近兩倍的南韓還大,但健身俱樂部會所數量卻遠低於南韓,足足差了8倍之多。此數據曝光後,網友紛紛對這現象提出各種解讀。
有人直言,台灣健身房的價格偏高,訓練課程動輒一堂上千元,遠高於南韓許多平價健身房的收費標準。有留言指出,南韓健身房為了推廣運動風氣,課程收費較低,且經常安排老師親自授課帶團體課程,強調「沒有金錢負擔才能維持長久的運動習慣」。相較之下,台灣的健身房除了會籍費,若想參加私人教練課還需額外付出高昂費用,一堂課破千元甚至兩千元的情況相當普遍。
部分民眾則認為,健身房租金是推高成本的關鍵因素,「台灣可能店租太貴了,租金最後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也有人感慨「什麼都畸形,台灣連健身都搞成奢侈」。
有網友質疑這份報告是否是採用「花費金額」計算市場規模,而非實際人數。部分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表示即使會員繳費購買課程,往往因時間或毅力不足無法上完,最終變成「幽靈健身人口」,才讓數據看起來產業繁榮,但實際未必代表全民都熱衷於健身,反觀南韓,當地男性似乎不健身是原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