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市長夢碎!林岱樺涉案遭起訴身型明顯消瘦 競選團隊幾乎崩解

來澎湖玩遭名店挑釁?南韓女團成員直呼「我想回家」 縣長說話了

破零!罷綠委李坤城「突襲送件」 領銜人:二階連署份數一定夠

朋友都沒空…一個人去「吃到飽」尷尬嗎?愛好者狂推優點:超享受

一名網友近期想吃吃到飽,但身邊朋友都沒時間,於是打算一個人去。圖/AI生成
一名網友近期想吃吃到飽,但身邊朋友都沒時間,於是打算一個人去。圖/AI生成

一個人適合去「吃到飽」的餐廳用餐嗎?一名網友發文,稱他近期想吃吃到飽,但身邊朋友都沒時間,於是打算一個人去,但又怕很「尷尬」。對此,不少網友認為一個人吃既不用配合他人,又不用擔心衛生問題,是非常享受的用餐方式。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他最近很想吃吃到飽,不過身邊的朋友都沒有空,加上他本身也不太想約人,於是打算「一個人」去吃,但又擔心那種場合都是呼朋引伴去吃的,他一個人會顯得有點怪,可能會很尷尬,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認為一個人吃才享受,不會尷尬的,「完全不會啊」、「不會,看過不少次單人吃的」、「我吃N次了,很多人也是一個人去吃」、「吃過超爽,根本不會有人注意」、「不會啊,懂得享受生活」、「不會,為什麼在意不重要的陌生人」、「不會啊,常常看到一個人去吃吃到飽耶」、「有看過一個人吃,我覺得想吃就去吃」。

也有網友透露一個人吃的優點,不用配合他人,更不用擔心衛生問題,「一個人吃超爽,靜靜慢慢吃很幸福」、「我看到隔壁自己在吃我還會覺得他懂吃,火鍋這種東西反而是人太多會有點不衛生」、「越老越喜歡一個人,根本超爽超大自由,不想配合別人」、「很常看到一個人的啊,感覺專心吃飯也很爽」、「自己吃真的超爽,跟獨旅一樣會上癮,想幹嘛就幹嘛不用管旁邊人的意見」。

也有網友透露一人吃飯要注意個人物品,最好不要帶太多東西,「自己去吃飯有什麼好奇怪的,只是沒人幫忙顧東西,東西要輕便一點可以帶在身上」、「不會尷尬,我常一個人去,也看過有女生自己去,要注意的是記得放佔位的物品,免得被店員以為走了就收掉」、「不會,但是包包要一直拿著很麻煩,建議空手去,口袋只放一張信用卡」。

餐廳 吃到飽

延伸閱讀

夫妻開早餐店月入20萬 他曝甘苦談:工時12小時、全年無休

沒效率?他點無糖茶等7分鐘才拿到 網見手搖飲品牌爆共鳴

外籍同學想吃道地台灣味 一票人狂推這1處:外國人超愛

相信「清真認證」被迫破戒!新竹五星飯店辦婚宴 穆斯林新人怒控吃到豬肉

相關新聞

搭計程車錢找不開誰的責任?日網紅連跑兩超商換零嘆:被台灣洗腦了

搭計程車時應該備著零錢嗎?來自日本的網紅三原在Instagram發布影片喊「被台灣洗腦了」。原來是近日Tiktok上有一位日本女網友與計程車司機起爭執,原因是兩方都認為對方應該準備零錢。對此,三原表示多數日本人都認為應該由司機準備,然而在台灣「零錢」卻好像是乘客的責任。

三句不離買車買房…她嘆工程師聊天好無聊 一票網友共鳴:懷念以前

出社會後朋友們聊天的話題一定會有所改變。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和工程師朋友聊天都很無聊,不是聊買車買房,就是聊投資的事,坦言「很沒參與感」,對此,不少網友也有共鳴,直言「很懷念以前的時光」。

獨旅奇怪嗎?29歲女不想當「連體嬰」享受自由 同好喊爽唯有1缺點

獨旅時應注意什麼才能確保安全呢?一名29歲女網友發文,稱她有過3次獨旅經驗,真心認為一個人很自由,不用顧慮別人,對此,有網友提醒女生一個人獨旅時不要去治安差的地方、登山最好有伴,也要隨時準備替代方案,才能保障安全。

騎車載1歲寶寶出門 竟收到500元罰單!他傻眼:只能開車出門?

你有載寶寶騎機車出門過嗎?一名男網友分享,近期載1歲半的寶寶出門,因為頭太小沒有適合的安全帽,結果竟收到500元罰單,讓他相當傻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電鍋外鍋該放自來水還是飲用水?兩派網友掀論戰

電鍋是不少家庭的必備電器,一名網友分享,自己使用電鍋時,外鍋會倒入自來水,但朋友卻說水氣蒸發會附著雜質在食物上,讓她相當驚訝。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依賴成藥撐著? 《做工的人》作者驚見案場內藍白領「大量備藥」

身體不適時,你會選擇去看醫生,還是服用成藥呢?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的作家林立青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他觀察到從去年開始案場內的成藥數量較過往有增加跡象,從過往出於基層工作者,到最近幾個月連經濟較寬裕者也會備著成藥。此變化讓林立青困惑,成藥的增加是因為溫差變化大,還是只求速效減緩身體的小病小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