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國不能亂帶藥!藥品規定、時差服藥 6大眉角一次看懂

戰火為什麼燒不旺油價?解析美伊衝突下的全球能源新秩序

自主與家人斷聯…日青少年失蹤比例最高 徵信社曝關鍵在父母

包包夾層搜出發票慘變1模樣 她傻眼:可以復原嗎?

統一發票每兩個月開獎一次,是不少人的小確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統一發票每兩個月開獎一次,是不少人的小確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統一發票每兩個月開獎一次,這也是不少人期待的小確幸。有一名女網友發文求助,表示自己從包包找到一張發票,但因為塞在包包裡很久,材質又是感熱紙,因此一拿出來發票整張都變成白色,完全看不到任何字樣,讓她非常傻眼,想問大家「感熱紙發票字跡消失可以復原嗎?」

從原PO在Dcard貼出的照片看到,這張發票上面看不到任何字跡,白得跟一般白紙沒什麼兩樣,她說這是從自己的包包夾層挖出來的,看到的時候簡直傻眼,直呼「這也變得太…透徹白了吧,第一次看到」。原PO擔心這張發票萬一中了100萬該怎麼半,於是發文求助網友們是否有辦法可以復原?

貼文引起不少討論,「不可能復原」、「下次用載具吧」、「都放到字徹底消失了,就算中1000萬,應該也都過期了」、「白到這個地步,應該都過期了」、「這張紙跟愛情一樣,錯過就沒了」、「通常要用個盒子或密封袋裝起來,跟空氣接觸太久,感熱紙變魔術」。有網友建議拿去冰或用火烤試試看,「拿去冰」、「冷凍」、「冰冰箱」、「可以,再次加熱」、「用火燒可以試看看」、「打火機烤一下」。

其中還有人建議原PO向店家申請再印一張,但有內行人以自己過去打工經驗表示不行,她說補印的發票是沒有兌獎功能的,通常會補印可能都只是撕毀一小角,基本上還是能看出號碼的,因此若要兌獎,就得要持原發票且能辨識發票號碼才可以兌獎。

中區國稅局表示,若遇到發票字跡模糊、損壞而無法兌獎,可以持正本發票前往開立該發票的商家申請協助;若是電子發票,商家將根據原交易紀錄補印發票證明聯;要是傳統發票商家,則提供蓋有統一發票章的存根聯影本,這是兌獎的重要依據。

統一發票 國稅局

延伸閱讀

民視驚傳「砸椅見血」事件!3年前Dcard「罪狀文」重現疑指小主管?

只付外送平台費!超狂幸運兒僅花3元 中200萬發票特獎

3-4月統一發票中獎結果出爐 開出15張千萬大獎 是你嗎?

800萬資金單筆投00878、00919、0056、0050、00940選誰?00878能月領6萬

相關新聞

現代女性還想當「醫師娘」? 網曝最佳老公選擇:1職業才是主流

許多女性在選擇伴侶前,了解對方的職業與喜好。不過日前有位網友好奇「現在女生還會把醫師娘當成夢想嗎?」他指出,以前年代女生都想嫁給醫生,不知道到了2025年,醫生一出來,大多數女生還會貼上去嗎?對此,網友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現在嫁給工程師才是主流吧」。

暑假一到同學全在日本 他笑問:放假送機票?

暑假到來,許多人都會出國旅遊,日前有位網友驚呼,同學都要飛去日本玩,讓他忍不住好奇問「你們暑假都有附贈日本機票?」對此,有許多人PO出日本旅遊照,開心回應「有附贈喔!我三個月前就申請好的」、「我在日本了」、「朋友每個都有發出國旅遊,我覺得他們都是富二代」。

「維他命C+鋅」去痘神器?皮膚科醫師傻眼:診所直接收掉

網路發達的時代資訊流動快速,不過也要篩選假資訊。一名網友在Threads透露,近日看診聽從皮膚科醫師建議,調整日常作息並服用「維他命C+鋅」,沒想到痘疤通通不見,讓他忍不住感嘆「太神了」。

搭計程車錢找不開誰的責任?日網紅連跑兩超商換零嘆:被台灣洗腦了

搭計程車時應該備著零錢嗎?來自日本的網紅三原在Instagram發布影片喊「被台灣洗腦了」。原來是近日Tiktok上有一位日本女網友與計程車司機起爭執,原因是兩方都認為對方應該準備零錢。對此,三原表示多數日本人都認為應該由司機準備,然而在台灣「零錢」卻好像是乘客的責任。

三句不離買車買房…她嘆工程師聊天好無聊 一票網友共鳴:懷念以前

出社會後朋友們聊天的話題一定會有所改變。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和工程師朋友聊天都很無聊,不是聊買車買房,就是聊投資的事,坦言「很沒參與感」,對此,不少網友也有共鳴,直言「很懷念以前的時光」。

獨旅奇怪嗎?29歲女不想當「連體嬰」享受自由 同好喊爽唯有1缺點

獨旅時應注意什麼才能確保安全呢?一名29歲女網友發文,稱她有過3次獨旅經驗,真心認為一個人很自由,不用顧慮別人,對此,有網友提醒女生一個人獨旅時不要去治安差的地方、登山最好有伴,也要隨時準備替代方案,才能保障安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