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上漲145點收22,356點 台積電漲10元收1,055元

疑不滿宿舍管理方式 萬能科大男大生飛踢舍監!過程全錄下

辦公室鄰近遭以色列攻擊的伊朗電視台 貿協人員助台商撤離

上車少做1事…搭計程車5分鐘挨罰3000元 網紅認了:忙講電話

一名網友第一次被開交通罰單,原因竟然是搭乘「計程車」沒有繫安全帶。計程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網友第一次被開交通罰單,原因竟然是搭乘「計程車」沒有繫安全帶。計程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

搭乘汽車,無論是駕駛或乘客都務必繫上安全帶。一名網紅發文,稱她快40歲以來第一次被開交通罰單,原因竟然是搭乘計程車沒有繫安全帶,被開了3000元的罰單,因此呼籲網友不管多忙,「上車後一定要先繫安全帶」。

IG上超過5萬粉絲追蹤的網紅「萱萱的萱萱」在Threads發文,她貼出收到交通罰單的照片,顯示扣除手續費後,應繳3000元罰鍰。她表示,活到快40歲第一次被開單,只因為搭乘計程車未繫安全帶,在上高速公路的閘口前被警察攔查,就被罰了3000元。她在回覆留言時補充,「我平常都會繫,這次是因為忙著講電話,上車不到5分鐘,還來不及繫,就被攔下來開罰」,呼籲網友們上車後多忙一定要先繫安全帶。

此文一出,有網友提到司機應要盡到提醒的義務,「法規規定全車必須繫,你上車後司機有口頭告知、標語或者系統提示繫安全帶,抓到就是罰乘客,如果上述都沒有就是罰司機」、「司機沒提醒不夠貼心」、「通常上車,駕駛師傅都會告知要攜安全帶」、「本來就要繫 司機也有告知的義務,照理講司機沒有告知提醒,也要被開罰單的」。

也有網友分享被開罰的經驗,「沒事,我上個月也被開罰」、「那年我23歲也是人生第一張罰單,但我是在我家路口剛上計程車後,不知道哪裡跑出來的警察跟車然後敲車窗」、「我是上個月被罰安全帶沒繫到安全點」、「我上星期平面上國8也有遇到,心想遠遠就看到取締告示牌,拉個安全帶也不用3秒,是抓得到人嗎」。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規定:

汽車行駛於道路上,其駕駛人、前座或小型車後座乘客未依規定繫安全帶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一千五百元罰鍰;營業大客車駕駛人未依規定繫安全帶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二千元罰鍰。

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違反前項規定或大型車乘載四歲以上乘客未依規定繫安全帶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計程車 罰單 網紅 交通違規

延伸閱讀

台灣人吃Buffet「1習慣」讓外國人看呆 一票人認同:本國限定

握有「主管的祕密」不能說他很痛苦 網勸不要去淌這混水

共享經濟?他偷用朋友全新充電線被要求出半價 眾網揪原因:誰都會不爽

沖繩租車加錯油遭罰8萬!夫妻怒吼「被敲竹槓」 網不挺:還有其他損失

相關新聞

耳機只聽學生時代的歌…網列4大心態老化徵兆 抖音成世代分水嶺?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人悄然發現自己對世界的反應出現了微妙變化...

1380元黑熊學院防災包「只能治小擦傷」 醫酸:尊爵不凡的台灣價值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AIT Kaohsiung)日前於臉書提醒民眾應隨時備妥緊急避難包,意外掀起「防災包」風潮。不過,由民間組織「黑熊學院」推出的防災商品,卻因價格與內容物落差太大,引發質疑。

1職缺非「醫生、工程師」可月領11萬 網驚呼:到底業績多好?

工作百百種,許多人找工作首要目標就是要「錢多」,而除了工程師、醫師以外,還有什麼工作能夠達到年薪百萬呢?日前有網友發現1職缺月薪高達11萬,就是「社區藥局藥師」,讓許多人驚呼,「藥局到底業績多好?」

他到蘇澳出差嫌「鳥地方」很無聊 在地人狂推1美食

提到宜蘭觀光許多人會想到礁溪、羅東,到蘇澳該做什麼呢?一名網友在PTT嫌棄,近日到蘇澳出差發現不僅人煙稀少,整條路的視野還不太好,想要吃東東西也沒什麼店家,直呼「到底什麼鳥地方」。

男生的寢具永遠都超黃?藥師解釋「1激素」導致:不是不洗澡

男生的衛生習慣真的都很差?一名女網友在Threads發文提問,為什麼男生的寢具永遠都會「黃黃的」。陳藥師在Instagram曾澄清「不是男生不愛洗澡」,而是男性本身就會分泌「角鯊烯」,此激素才是污染寢具的罪魁禍首。

超火大!他曝台灣泡麵1設計讓人暴怒 一票網友超有共鳴

台灣泡麵遠近馳名,是許多人消夜的首選。一名網友發文,曬出泡麵封蓋被他撕爛的照片,直言「很影響心情」。對此,不少人同意泡麵碗封蓋真的很難撕,也有網友分享撕封蓋的秘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