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藍委一階提議二階連署重複比例高 國民黨團將提告發

北捷忠孝新生站前車禍!吊車撞3車 妙齡女當場慘死、1人骨折送醫

紐約播種王!「比馬斯克更富有」176娃之父宣布退休

尪見妻所得數字氣罵「害我多繳稅」 她怨:自己想買保時捷還計較

原PO被老公要求拿出所得一部分幫他繳稅,讓她非常不滿。示意圖/ingimage
原PO被老公要求拿出所得一部分幫他繳稅,讓她非常不滿。示意圖/ingimage

每年5月是報稅季,也是不少人荷包淌血的月份,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去年(2024)經申報所得是38萬,沒想到老公抱怨這會讓他跳稅級,因此要求她拿出38萬的10%來幫忙繳稅,讓女網友反嗆「是不是覺得單身報比較划算?」貼文也引起不少討論。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創業開公司,去年經會計師申報所得是38萬元,沒想到老公看到後竟然情緒失控,斥責原PO所得加上他自己的200多萬,會讓他跳稅級,因此要求她拿出38萬的10%來幫忙繳稅。

原PO不滿被老公指責沒什麼貢獻,還害他多繳稅,讓她聽了很不高興,當面回嗆:「那你是不是覺得單身、各自申報會比較划算?」不僅如此,她更抱怨老公最近還在考慮要不要買保時捷凱燕,沒想到卻跟她計較區區38萬的所得,讓她難以接受。

貼文一出,不少人看不下去,還建議原PO快點離婚,「跳級距又不是總金額全部一起跳,會扣累進差額啊!那妳的免稅額扣除額他是直接無視嗎?」、「夫妻合併報還給他更多免稅額,他有種不要啊」、「妳的免稅額扣一扣剩沒多少錢啊,坑妳吧?」、「那妳的免稅額叫他拿錢出來抵」、「那就讓他恢復單身吧」、「還不恢復自由,是想要辛苦一輩子嗎?」、「妳內心也知道基本上可以放生了不是嗎?」、「請離婚,讓自己不受氣、不難過」、「連這點錢都要跟妳計較,妳可以直接休了,他不是真的愛妳」。

還有網友建議分開計稅、合併申報,「不是應該可以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嗎?這妳就不會影響到他的累進差額了,分開計稅+合併報繳」、「不是可以分開計稅、合併申報嗎?」、「那就分離課稅啊,自己的稅自己繳,幹嘛佔妳的扣打」、「38萬為何不分開計稅?說不定還接近免稅」、「分開報,妳搞不好還有機會可以退稅,然後再把退稅的錢灑他臉上」。

繳稅 所得稅 報稅 保時捷

延伸閱讀

孟耿如爆離婚 吳宗憲痛罵黃子佼「能滾多遠就滾多遠」

影/不滿被戴綠帽 他懷疑小王住這裡…開保時捷衝撞苗栗店家

完成度突破 50%!台灣保時捷已佈建超過 141 座升級充電樁

愛妻下班遇爛醉男駕保時捷奪命 夫掩面痛哭:不該放任

相關新聞

騎車載1歲寶寶出門 竟收到500元罰單!他傻眼:只能開車出門?

你有載寶寶騎機車出門過嗎?一名男網友分享,近期載1歲半的寶寶出門,因為頭太小沒有適合的安全帽,結果竟收到500元罰單,讓他相當傻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電鍋外鍋該放自來水還是飲用水?兩派網友掀論戰

電鍋是不少家庭的必備電器,一名網友分享,自己使用電鍋時,外鍋會倒入自來水,但朋友卻說水氣蒸發會附著雜質在食物上,讓她相當驚訝。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依賴成藥撐著? 《做工的人》作者驚見案場內藍白領「大量備藥」

身體不適時,你會選擇去看醫生,還是服用成藥呢?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的作家林立青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他觀察到從去年開始案場內的成藥數量較過往有增加跡象,從過往出於基層工作者,到最近幾個月連經濟較寬裕者也會備著成藥。此變化讓林立青困惑,成藥的增加是因為溫差變化大,還是只求速效減緩身體的小病小痛?

醫生薪水都很多?網點名兒科、中醫低薪 這2科薪資高

醫生給民眾的印象除了專業、救人第一以外,優渥的高薪也讓不少人羨慕。有一名女網友好奇提問,通常整形外科、牙科、耳鼻喉科都比較好賺,那有哪幾科的薪水是比較低的?貼文引起不少人討論,自己開業被認為是最容易賺錢的管道。

Facebook台灣八成人「這樣唸」!三萬人共鳴: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社交軟體你都怎麼唸?一名網友在Threads提問,觀察到許多人會把Line叫成「賴」、Threads叫成「脆」、Instagram(IG)叫「哀居」,唯獨Facebook唸作「臉書」,想知道其中緣由,網友回覆「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從出發到終點」他搭機遇1情況快抓狂 一票人有感:我會火大

相信不少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多少都有被後座乘客踢到椅背的情況,若是後座是小孩子,恐會讓人氣炸。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日前遇到類似狀況,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多數人都建議直接跟孩子或者其父母溝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