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百合颱風最快今生成 吳德榮:歐洲模式模擬19日熱帶系統登陸台灣

川普對加課高關稅 道瓊下跌280點 史指本周走低

預算僅1萬5能去哪國玩?他鎖定東南亞 網推2地:機票5千上下

一名男網友想為自己安排假期出國遊玩,但預算僅有1萬5,不知道該選哪個國家。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男網友想為自己安排假期出國遊玩,但預算僅有1萬5,不知道該選哪個國家。示意圖/ingimage

預算不充足可以去哪個國家遊玩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想為自己安排假期出國遊玩,但預算僅有1萬5,考慮到交通費和手機卡的費用,去泰國似乎不是好選擇。對此,不少網友推薦越南、韓國等國家。

一名男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他七月想幫自己安排假期,出國遊玩放鬆,距離上次出國已經七年了,去的是柬埔寨,對東南亞印象不錯,食物便宜又好吃,因此考慮前往東南亞或澎湖旅遊。

原PO表示,他的預算並不充足,僅有1萬5,從布袋港搭船到澎湖,來回交通費是1000元,租機車跟女友平分約1750元;泰國曼谷來回則是6000元,辦手機卡、護照的費用至少要8000元,剩下7000元恐怕沒辦法在當地開心玩5天,於是詢問網友還有什麼便宜好玩的選項。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推薦韓國,機票很便宜,「韓國機票便宜,但食物較貴」、「100%推韓國,現在去東南亞會熱瘋的,韓國機票可以壓5000內、民宿一晚800有找」、「推韓國廉航機票在4000上下,過年後,櫻花季前會出現這種價格」、「釜山,寒假旺季一點的時間去也才15000左右,這個季節一定能更便宜」。

也有網友推薦越南,「越南,我之前去7天6夜只花大概6千,但機票買華航來回7千多,住宿住自己家裡沒花錢,廉航越捷可以考慮」、「越南蠻推的,真的很便宜」、「推越南胡志明,我即將出發。機票一人5-6000,其他吃喝玩樂按摩超便宜」。

另有網友分享其他便宜好玩的地方,「沖繩也行,機票5000上下(不含行李),住宿一晚1千」、「東南亞的話推馬來西亞」、「獨旅日本大阪13000搞定」、「可以考慮去澳門,也不用簽證,建築景色跟台灣有蠻大的差異,而且交通物價也都便宜」、「中國應該也行,上海機票來回6000左右」。

越南 東南亞 南韓 出國旅遊

延伸閱讀

「不是都市傳說?」台灣同事飛日本鄉下常見1景象 內行曝原因

搭公車赫見3大瓶「深綠色液體」 釣出老司機解答:車子沒加會出問題

搭北捷坐過站!她曝「1隱藏服務」免扣錢 眾人驚呼:長知識

海外工作比較香? 過來人統整歐洲生活7現實面「存款恐比台灣少」

相關新聞

她愛用淘寶購物「台灣的半價」 內行人推另一電商:更便宜

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網路購物已經成為現代人消費模式的主力,電商平台也看中商機,積極搶攻這塊大餅。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習慣在淘寶買東西,價格便宜,還不會被台灣的中間商抽成,貼文引起兩極評論,還有人推薦另一個電商「拼多多」。

飯店棉被為何都要塞床墊下? 房務人員現身釋疑「真相超簡單」

出遊住飯店,你是否有發現通常棉被都塞進床墊下面?有網友對此感到好奇,發文詢問為何棉被不自然放著就好,反而要塞進床墊下,到底有什麼原因?貼文引起不少討論,甚至還有不少房務人員出面解釋。

惡魔果實?剖開西瓜見詭異螺旋紋路 內行人急勸:不要吃

每到夏天,許多人都會吃西瓜來消暑解渴,不過之前有位女網友在好市多買了一顆西瓜回家,剖開後卻發現果肉呈現奇特的紋路,彷彿就像日本知名動漫《航海王》裡的「惡魔果實」,內行人一眼秒懂出了什麼狀況。

游牧生活?房價太貴她想「住車上」 網提不便處:沒比較省錢

面對高房價,住在車上是否也是個好選擇呢?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在高房價的現代,她考慮買一輛車,住在車上,再利用健身房洗澡,就可以生活了,對此,不少網友列舉出住在車上的不便之處。

長輩退休多從事1活動 網大推:總比在家看電視好

退休族從職場上休息後,都從事什麼活動打發時間呢?日前有一位網友表示,他媽媽準備退休,已經安排5個行程,把自己的時間排到年底了,原PO發現「我爸媽跟朋友的爸媽,退休後不是在旅行,就是在往旅行的路上」,讓他好奇「長輩退休是不是很愛旅行?」

朋友把試用品當「免費贈品」帶回家卻被告 她怪店家不厚道反挨批

有些商品會有試用包,讓顧客體驗產品功效。不過日前有位女網友抱怨,她朋友誤以為連鎖賣場寶雅的試用品是「免費贈品」,於是帶回家使用,過了不久後,接到警察通知去做筆錄,被寶雅提告竊盜。不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批評原PO「試用跟贈品不一樣好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