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門買東西遇死劫!北市吊車輾斃19歲女 7旬駕駛:上班時已不舒服

台灣還在賣!陸製行動電源災情擴大 知名品牌急召回逾70萬顆

「媽媽快醒來」北京清華大學路樹砸死教授 校方出聲了

生2胎、每年遊日2次!他分析竹科家庭標配 眾人傻眼:對工程師有誤會

一名網友分享竹科工程師家庭的「標配」。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網友分享竹科工程師家庭的「標配」。 聯合報系資料照

竹科家庭通常給人衣食無憂的印象。一名網友發文,分享竹科工程師家庭的「標配」,例如至少生兩個孩子、兩台車、小孩請家教或補習、每年去日本兩次等,卻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是不是對竹科工程師有什麼誤會?」

一名網友在Threads發文,透露竹科工程師應該有的家庭「標配」,包括家庭成員要有個全職顧家太太,至少生兩個小孩、兩台車、小孩要雙語私幼、上實驗中小學或蛋黃區的公立學校,平時要請家教。生活娛樂方面,平時一定要去好市多(Costco)採買、每個月跨縣市旅遊、每年去日本兩次,女兒要上音樂舞蹈才藝班、兒子則要上奧數或運動才藝班。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反駁原PO,認為這些條件至少要主管以上,「這些在竹科都已經是PR90以上的人了,園區更多的是中小廠工程師、薪水頂多百來萬的雙薪家庭」、「抱歉你的工程師應該只有主管以上的喔,不要以偏概全」、「你是不是對竹科工程師有什麼誤會?文中所說的工程師,應該是高階主管比較有可能這樣的生活」、「你眼裡的工程師是不是都是副總級的」。

也有網友透露竹科的生活開銷真的很貴,「我是真的問過竹北做親子鑑定的檢驗所,超貴,我上台北三軍總醫院才1萬4千多,換成新竹起碼都要2萬多」、「竹北三房雙車位都要2800(萬)起跳」、「這裡的消費力真的驚人,家長繳才藝班費用,一次幾萬不手軟的」、「除了房子貴,公司如果沒發股票,物價更貴」。

也有網友分享親身經驗,反駁原PO說法,「老公在竹科工作快20年,生兩個,住竹北,兩台機車,光陽many」、「我看到年輕30初的竹科工程師都是住竹南頭份,不生小孩,養貓這樣」、「我爸就是竹科工程師,我家媽媽是主婦、2孩、只有新竹郊區一棟透天房、兩台車,但都是普通日產車」。

竹科 竹北 工程師

延伸閱讀

老公換新公司...年輕女助理「想借感情」 她見LINE對話震驚:好主動

被道謝為何不說「不客氣」?他疑惑台人總回2字 一票人坦言:會彆扭

高掛布條「放暑假了」…薑母鴨店夏天做什麼?員工令人稱羨待遇曝光

台日差很大!為何生魚片台灣人愛鮭魚多於鮪魚?老饕曝原因:美味有價差

相關新聞

騎車載1歲寶寶出門 竟收到500元罰單!他傻眼:只能開車出門?

你有載寶寶騎機車出門過嗎?一名男網友分享,近期載1歲半的寶寶出門,因為頭太小沒有適合的安全帽,結果竟收到500元罰單,讓他相當傻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電鍋外鍋該放自來水還是飲用水?兩派網友掀論戰

電鍋是不少家庭的必備電器,一名網友分享,自己使用電鍋時,外鍋會倒入自來水,但朋友卻說水氣蒸發會附著雜質在食物上,讓她相當驚訝。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依賴成藥撐著? 《做工的人》作者驚見案場內藍白領「大量備藥」

身體不適時,你會選擇去看醫生,還是服用成藥呢?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的作家林立青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他觀察到從去年開始案場內的成藥數量較過往有增加跡象,從過往出於基層工作者,到最近幾個月連經濟較寬裕者也會備著成藥。此變化讓林立青困惑,成藥的增加是因為溫差變化大,還是只求速效減緩身體的小病小痛?

醫生薪水都很多?網點名兒科、中醫低薪 這2科薪資高

醫生給民眾的印象除了專業、救人第一以外,優渥的高薪也讓不少人羨慕。有一名女網友好奇提問,通常整形外科、牙科、耳鼻喉科都比較好賺,那有哪幾科的薪水是比較低的?貼文引起不少人討論,自己開業被認為是最容易賺錢的管道。

Facebook台灣八成人「這樣唸」!三萬人共鳴: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社交軟體你都怎麼唸?一名網友在Threads提問,觀察到許多人會把Line叫成「賴」、Threads叫成「脆」、Instagram(IG)叫「哀居」,唯獨Facebook唸作「臉書」,想知道其中緣由,網友回覆「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從出發到終點」他搭機遇1情況快抓狂 一票人有感:我會火大

相信不少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多少都有被後座乘客踢到椅背的情況,若是後座是小孩子,恐會讓人氣炸。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日前遇到類似狀況,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多數人都建議直接跟孩子或者其父母溝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