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氣象署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降雨高峰時間曝光 明晚雨神北漂

勇消張敬謙、吳恩碩救溺2殉職 法醫相驗死因出爐

草嶺堰塞湖蓄水量比阿公店水庫還多 人員機具到不了

生2胎、每年遊日2次!他分析竹科家庭標配 眾人傻眼:對工程師有誤會

一名網友分享竹科工程師家庭的「標配」。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網友分享竹科工程師家庭的「標配」。 聯合報系資料照

竹科家庭通常給人衣食無憂的印象。一名網友發文,分享竹科工程師家庭的「標配」,例如至少生兩個孩子、兩台車、小孩請家教或補習、每年去日本兩次等,卻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是不是對竹科工程師有什麼誤會?」

一名網友在Threads發文,透露竹科工程師應該有的家庭「標配」,包括家庭成員要有個全職顧家太太,至少生兩個小孩、兩台車、小孩要雙語私幼、上實驗中小學或蛋黃區的公立學校,平時要請家教。生活娛樂方面,平時一定要去好市多(Costco)採買、每個月跨縣市旅遊、每年去日本兩次,女兒要上音樂舞蹈才藝班、兒子則要上奧數或運動才藝班。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反駁原PO,認為這些條件至少要主管以上,「這些在竹科都已經是PR90以上的人了,園區更多的是中小廠工程師、薪水頂多百來萬的雙薪家庭」、「抱歉你的工程師應該只有主管以上的喔,不要以偏概全」、「你是不是對竹科工程師有什麼誤會?文中所說的工程師,應該是高階主管比較有可能這樣的生活」、「你眼裡的工程師是不是都是副總級的」。

也有網友透露竹科的生活開銷真的很貴,「我是真的問過竹北做親子鑑定的檢驗所,超貴,我上台北三軍總醫院才1萬4千多,換成新竹起碼都要2萬多」、「竹北三房雙車位都要2800(萬)起跳」、「這裡的消費力真的驚人,家長繳才藝班費用,一次幾萬不手軟的」、「除了房子貴,公司如果沒發股票,物價更貴」。

也有網友分享親身經驗,反駁原PO說法,「老公在竹科工作快20年,生兩個,住竹北,兩台機車,光陽many」、「我看到年輕30初的竹科工程師都是住竹南頭份,不生小孩,養貓這樣」、「我爸就是竹科工程師,我家媽媽是主婦、2孩、只有新竹郊區一棟透天房、兩台車,但都是普通日產車」。

工程師 竹北 竹科

延伸閱讀

老公換新公司...年輕女助理「想借感情」 她見LINE對話震驚:好主動

被道謝為何不說「不客氣」?他疑惑台人總回2字 一票人坦言:會彆扭

高掛布條「放暑假了」…薑母鴨店夏天做什麼?員工令人稱羨待遇曝光

台日差很大!為何生魚片台灣人愛鮭魚多於鮪魚?老饕曝原因:美味有價差

相關新聞

長輩退休多從事1活動 網大推:總比在家看電視好

退休族從職場上休息後,都從事什麼活動打發時間呢?日前有一位網友表示,他媽媽準備退休,已經安排5個行程,把自己的時間排到年底了,原PO發現「我爸媽跟朋友的爸媽,退休後不是在旅行,就是在往旅行的路上」,讓他好奇「長輩退休是不是很愛旅行?」

朋友把試用品當「免費贈品」帶回家卻被告 她怪店家不厚道反挨批

有些商品會有試用包,讓顧客體驗產品功效。不過日前有位女網友抱怨,她朋友誤以為連鎖賣場寶雅的試用品是「免費贈品」,於是帶回家使用,過了不久後,接到警察通知去做筆錄,被寶雅提告竊盜。不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批評原PO「試用跟贈品不一樣好嗎?」

日圓太甜!日本鼎泰豐炒飯超實惠 網見價格:真的超便宜

受到美國貿易談判,日、韓都沒討到便宜影響,日圓持續疲弱,9日上午日圓兌台幣出現史上最低價,來到0.2013,相當於以1元台幣可以換到近5元的日圓。一名網友曬出日本鼎泰豐「蝦仁蛋炒飯」的照片,換算台幣只要276元,在台灣卻要300元,網友們紛紛直言「真的超便宜」。

颱風導致「光電浮台吹散」 網再現老話題:光電板有沒有毒?

日前丹娜絲颱風過後,旭東環保科技公司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遭吹散,大型黑色浮台結構體四散在屏東、高雄海岸,許多人擔心廢材沉入海底,影響漁民生計與生態環境。就有網友好奇談起老話題「光電板到底有沒有毒啊?」而這問題,以前經濟部即發過新聞稿澄清,「太陽光電無毒害,綠能環境融合共創多贏」。

只有3%不是漢人!他拿美國、印度對比 質疑:台灣還能叫多元社會?

台灣長期以來以「多元文化融合」為一大特色,教育與政府宣傳中常提及四大族群...

她問去日本泡裸湯「要除毛嗎」?過來人揭1狀況:這點更重要

你有在日本泡過裸湯的經驗嗎?一名女網友分享,近期要去日本旅遊,計畫要去泡湯,但想到自己私密處的毛髮沒有除乾淨,好奇發問「這樣會不會很顯眼,或者被別人覺得不衛生?」。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