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被道謝為何不說「不客氣」?他疑惑台人總回2字 一票人坦言:會彆扭

面對熟人對你道謝,要如何回應才顯得有禮貌呢?一名網友發文,很好奇台灣人為何在面對他人的道謝時,總是習慣回應「不會」,而不是「不客氣」呢?對此,有網友認為講「不會」較沒距離感,也有網友推測是從台語直翻而來的。
一名網友在Threads發文,表示他發現台人回應「謝謝」的方式很奇怪,明明可以說「不客氣」,但許多人總是回應「不會」,他也不知道這麼回答的用意是什麼,雖然他本人也習慣說不會,因為不知為何,回應不客氣會很顯得很彆扭。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認為說「不會」較為謙虛,表達小事不足道謝的意思,「個人的感覺是,不客氣是你接受了他的道謝,不會是你覺得這小意思沒必要謝」、「感謝別人時,通常是對方花了一些力氣幫你完成了某件事,所以對方收到感謝時,也禮貌的回説這不會花我多少力氣,算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也有網友推測是從台語直翻的,「就是台語的『袂』來的」、「不會(台語的袂)感覺跟中國的沒事兒比較像,直接否定對方,覺得不需要道謝」、「台語的不會,通常接在謝謝後面,意思是不用謝、不用多禮,因為跟國語的不會發音沒差多少,禮數不變,音節跟不客氣比還短一位,就直接挪用了」、「台語就習慣說賣啦賣啦」。
也有網友認為說「不客氣」較為疏離,對熟人更傾向講「不會」,「我用不客氣都只有對方的地位比我高的時候,一般朋友什麼都用不會,用不客氣過於禮貌感覺很疏遠欸」、「認識的講不會,不認識的講不客氣」、「不會感覺比較溫柔,不客氣好像有點距離感」、「不客氣聽起來比較有姿態的感覺,不會感覺隨和一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