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藍委一階提議二階連署重複比例高 國民黨團將提告發

蝦皮賣家分享「賺錢秘訣」 內行曝一動作:真的要做到才會賺

一名網友分享用電商累積賺到百萬元的方法,多數人認為還是要「下廣告」。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網友分享用電商累積賺到百萬元的方法,多數人認為還是要「下廣告」。示意圖/ingimage

現在電商平台方便,許多人都喜歡網購,賣家也得以有賺大錢的機會。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她經營蝦皮商場,一開始每個月只有10幾筆訂單,到現在一年營收有百萬,讓她感覺到「存第一桶金的快樂」,她分享經驗談,引來許多網友熱議,有網友指出「真的要下廣告,才會增加曝光,穩定賺錢」。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一開始在蝦皮創業,一個月只有10幾筆訂單,到後來開始一年營收有百萬等級,讓她順利存到一桶金,也體會到物質享受的快樂。原PO分享創業經驗,指出「現在電商的通病是:客人都只愛買現貨,看到要預購就不買了,導致不得不庫存現貨,初期要賣出去真的超難,也卡住我不少貸款,資金差點運轉不過來倒店」。

不過她表示「後來我靠代理商朋友的建議去調整,開始有起色,也用盈餘找了專業的投放廣告,每個月固定花一點金額在廣告上,訂單穩定成長」,原PO總結「在蝦皮創業,存到第一桶金真的不難,不能說短期就能順利存到,但真的聽專業人士的話,可能一切有轉機」。

文章曝光後,有過來人直言「身為一個月營收破百萬的賣家想叮嚀一下大家,也許原PO是真心的分享,但真的大部分文章要教你賺錢的都是假的,我靠這個賺錢,怎麼可能告訴大家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對手呢?讓一堆人來分我這塊餅? 除非她自己做得很差,要轉換賺錢方式,改以老師的身分教學新手賺錢,收學費或是要你跟她批貨來抽成,自己要多做功課」。

還有網友回應「真的要下廣告才行,賣場曝光穩定,訂單才穩定」、「其實從去年11月開始,不知道是不是蝦皮修改了商品曝光方式,遇到檔期流量都不會變高,我是長期參加免運方案的會員,但蝦皮根本沒有認真在曝光專案會員的商品,有曝光的幾乎都是開隔日到貨,代表其他商品被變相減少曝光」、「囤貨來賣有好有壞,壞處就是家裡會擺一堆貨物」、「買家會想要現貨,賣家會不想要庫存」。

電商 廣告 創業

延伸閱讀

好欺負?她沒坐博愛座卻被要求讓座 網轟:柿子挑軟的捏

台日差很大!為何生魚片台灣人愛鮭魚多於鮪魚?老饕曝原因:美味有價差

專挑身材好的!日男偷拍400部男童裸體片遭逮 5年獲利數十萬

她要2次電話都遭男方拒絕 朋友跑來炫耀:妳追的男生在追我

相關新聞

騎車載1歲寶寶出門 竟收到500元罰單!他傻眼:只能開車出門?

你有載寶寶騎機車出門過嗎?一名男網友分享,近期載1歲半的寶寶出門,因為頭太小沒有適合的安全帽,結果竟收到500元罰單,讓他相當傻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電鍋外鍋該放自來水還是飲用水?兩派網友掀論戰

電鍋是不少家庭的必備電器,一名網友分享,自己使用電鍋時,外鍋會倒入自來水,但朋友卻說水氣蒸發會附著雜質在食物上,讓她相當驚訝。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依賴成藥撐著? 《做工的人》作者驚見案場內藍白領「大量備藥」

身體不適時,你會選擇去看醫生,還是服用成藥呢?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的作家林立青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他觀察到從去年開始案場內的成藥數量較過往有增加跡象,從過往出於基層工作者,到最近幾個月連經濟較寬裕者也會備著成藥。此變化讓林立青困惑,成藥的增加是因為溫差變化大,還是只求速效減緩身體的小病小痛?

醫生薪水都很多?網點名兒科、中醫低薪 這2科薪資高

醫生給民眾的印象除了專業、救人第一以外,優渥的高薪也讓不少人羨慕。有一名女網友好奇提問,通常整形外科、牙科、耳鼻喉科都比較好賺,那有哪幾科的薪水是比較低的?貼文引起不少人討論,自己開業被認為是最容易賺錢的管道。

Facebook台灣八成人「這樣唸」!三萬人共鳴: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社交軟體你都怎麼唸?一名網友在Threads提問,觀察到許多人會把Line叫成「賴」、Threads叫成「脆」、Instagram(IG)叫「哀居」,唯獨Facebook唸作「臉書」,想知道其中緣由,網友回覆「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從出發到終點」他搭機遇1情況快抓狂 一票人有感:我會火大

相信不少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多少都有被後座乘客踢到椅背的情況,若是後座是小孩子,恐會讓人氣炸。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日前遇到類似狀況,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多數人都建議直接跟孩子或者其父母溝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